二胺结构对线形缩聚型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3,3′,4,4′-二苯醚二酐(OPDA)与六种不同结构的二胺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通过逐步聚合,合成了线性缩聚型聚酰胺酸,并通过热关环制备了聚酰亚胺,探讨了二胺结构对其热性能及粘接性能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固化后的聚酰亚胺已经完全酰亚胺化。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随着结构柔韧性增高而降低。热重(TG)分析发现六种聚酰亚胺的热分解温度均在450℃以上,结构刚性及规整性最大的对苯二胺(PPD)/OPD-PI耐热性能最好。分子结构较柔顺的聚酰亚胺具有较佳的粘接强度,而分子链过于刚直的聚酰亚胺由于韧性差,剪切强度明显降低。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OPDA-PI综合性能最佳,可作为耐热胶粘剂使用。
|
|
|
|
1 |
胡艳秋;耐湿热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涂层胶[J];中国胶粘剂;2005年07期 |
2 |
;耐高温聚酰亚胺泡沫塑料[J];塑料工业;1970年05期 |
3 |
孙明明;张斌;张绪刚;李坚辉;王磊;;二胺结构对线形缩聚型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6期 |
4 |
孙自淑;江天;马家举;江棂;;聚酰亚胺的改性及应用进展[J];化工科技;2005年05期 |
5 |
刘金刚,尚玉明,范琳,杨士勇;高耐热、低介电常数含氟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3年04期 |
6 |
于顺东;;VICTREX~ PEEK胶带成为聚四氟乙烯与聚酰亚胺胶带的出色替代品[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1期 |
7 |
毕辉;寇开昌;吴海维;王志超;张教强;;聚酰亚胺胶粘剂的改性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8年07期 |
8 |
;VICTREXPEEK胶带成为聚四氟乙烯与聚酰亚胺胶带的出色替代品[J];塑料工业;2006年01期 |
9 |
唐婷婷;周伍清;戴礼兴;;聚酰亚胺的改性研究进展[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6年03期 |
10 |
王海平;王标兵;胡国胜;陈利;杨云峰;;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塑料制造;2007年11期 |
11 |
李佐邦;肖继君;白宗武;;耐热感光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2 |
李庆华,印杰,朱子康;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2期 |
13 |
路庆华,李梅,陶萍,莫海燕,魏少华,王宗光;含羟基活性基团的聚酰亚胺制备和表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4 |
顾宜,范浩军,黄毅,刘习奎,杨进,秦家强;聚酰亚胺侧链功能化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4年11期 |
15 |
陈祥俭;;电子零件用高纯度聚酰亚胺清漆[J];化工新型材料;1986年06期 |
16 |
李生柱;尺寸稳定的聚酰亚胺[J];化工新型材料;1995年02期 |
17 |
王慧菊;1999年中国聚酰亚胺的研究及应用文摘[J];化工新型材料;2000年07期 |
18 |
张晶波,范勇,衷敬和,王芳;聚酰亚胺/氧化硅/氧化铝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绝缘材料;2005年01期 |
19 |
;适用于高端的聚酰亚胺碳复合材料[J];广东塑料;2005年05期 |
20 |
曾庆焕;;高耐热性的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J];广州化工;198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