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腔体增压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工作特性

周岩  夏智勋  罗振兵  彭文强  邓雄  王林  
【摘要】:为改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在稀薄空气环境中的控制效果,增强其临近空间环境适应性,开展了腔体增压条件下激励器工作特性的研究。建立了腔体增压效果理论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气源供气可以较好地提升激励器腔体气压,并且腔体气压对高压气源气压具有较好的跟随性,从而为射流强度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搭建了腔体增压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实验系统,开展了腔体增压压力和射流流场特性测量,实验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小于2.6%。高速纹影观测显示:在腔体增压作用下,激励器控制力得到显著改善,射流锋面峰值速度由256 m/s提升至507 m/s。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刘朋冲;李军;贾敏;文彬;;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流场特性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德全,夏智勋,罗振兵;带倾角合成射流激励器对低速主流矢量控制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4年03期
3 张宇超;谭慧俊;程林;何小明;;低气压条件下多缝式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特性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8年03期
4 王德全;夏智勋;罗振兵;;相邻合成射流激励器低速射流矢量控制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6年05期
5 顾蕴松;李斌斌;程克明;;斜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横流输运特性与边界层控制[J];航空学报;2010年02期
6 严红;林科;;热激励器对超声速圆管射流的控制机理[J];力学学报;2015年04期
7 姜家文;田希晖;陈庆亚;聂万胜;;临近空间螺旋桨等离子体激励器试验研究[J];直升机技术;2015年03期
8 罗振兵,夏智勋,胡建新,赵建民,缪万波,王德全;合成射流激励器增强同向燃气氧气掺混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4年04期
9 唐臻富;;伊顿公司将供给ALQ—99战术干扰机通用激励器[J];电子对抗技术;1988年06期
10 潘波;沈锦明;林麒;;等离子体激励器流场测量及诱导推力实验[J];推进技术;2011年01期
11 李鹏;任维佳;李宗峰;;空间用洛伦兹力激励器静态标定测试系统[J];空间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12 王佳;于英杰;任维佳;熊淑杰;;高微重力振动隔离系统激励器分配优化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1期
13 徐向毅;史忠科;;基于虚拟仪器的飞行参数激励器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9期
14 王林;周岩;罗振兵;夏智勋;邵涛;邓雄;;并联放电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工作特性[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铮;史志伟;魏晨瑶;孙琪杰;宋天威;;高超声速流场中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逆向喷流激波控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殷宁;谭慧俊;张宇超;张悦;;火花放电激励器的脉冲射流仿真研究[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发动机内流气动技术[C];2017年
3 郝玲艳;李清泉;房新振;;多电极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铮;史志伟;孙琪杰;魏晨瑶;;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激励器飞翼布局飞行器流动分离控制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5 罗振兵;夏智勋;胡建新;谢永高;;新型合成射流流动控制激励器的流场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分离流·涡运动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6 杨治国;赵宏;娄慧娟;;合成射流在燃烧中效用的初步探索及应用[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姜国强;陶建华;李炜;;横流中圆孔湍射流近场流动及几何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8 孟宣市;蔡晋生;;AC-SDBD等离子体防除冰机理探索[A];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8年
9 李庠儒;何枫;;螺旋模态欠膨胀射流的大涡模拟研究[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牛中国;杜希奇;金沙;黄丽婧;高娜;;进气道零质量射流控制技术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林;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及其超声速流动控制机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常建龙;横向射流涡环及流动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欣;加小突片喷口射流增强混合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赵马杰;超声速横向射流混合与燃烧的大涡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周笑飞;井下发射过程燃气射流流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旺;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特性和气动特性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玉战平;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倪芳原;纳秒等离子体激励器特性以及流动控制应用的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王战平;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路宗燕;研究等离子激励器在流动分离控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程林;狭缝式等离子合成射流激励器工作特性及其阵列效应探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7 王德全;合成射流技术应用于推力向量控制的机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张宇;基于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的快响应直接力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林科;热激励器用于高速平面剪切流和圆管射流的流动控制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熊华盛;基于FPGA的罗盘激励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