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从教育的机会均等审视当代中国的教育公正

吴小绒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出教育机会均等对教育公正具有重大意义。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教育起点机会均等、教育过程机会均等、教育结果机会均等三个方面内容。针对教育公正凸现的机会不均等状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旭梅;;教育公正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2 张娟娟;;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砝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3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4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朱宏军;;转型期教育公正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阶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张厚军;朱宏军;;教育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焦秀萍;;教育机会均等的伦理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于敬;;教育公正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8期
10 郑丹;;对我国当前“教育公正”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11 吴春红;;教育公正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J];考试周刊;2009年16期
12 王家军;;教育公正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3 张厚军;;论教育公正对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导性作用[J];生活教育;2006年08期
14 吴彦霞;;浅议教育公正与政府责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年02期
15 邓达;田龙菊;;教育公正的二元表达与伦理实现——兼论教育者的角色使命[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11期
16 李江源;;教育公正:教育制度建设的首要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10期
17 王菊仙;高校收费:不能超出居民实际承受能力[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18 查啸虎,乐惠;略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5期
19 刘俊策,徐会荣;论树立教师公正的教育观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0 王凯;;论大众化高等教育应走多样化之路——由“教育机会均等”视角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波;;中国哲学的个性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红凛;;政党制度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疏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习五一;;当代中国邪教的性质及其社会根源——兼论建立“邪教现象预警系统”[A];反对邪教 保障人权——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周淑真;何军;;推进政党理论研究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创新——“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世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三次飞跃[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甘琳琳;佐斌;;当代中国人的择偶偏好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占安;;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大学生[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旺生;;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成因[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9 袁明旭;官僚制视野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兰;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及其整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友云;论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凯;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兵云;当代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董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小伟;当代中国乡村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7 贲道鹏;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孙立新;成人教育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学兵;随“类”赋彩[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张学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委党校副校长 孙学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淄博日报;2007年
2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李中元;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伟大历程[N];山西日报;2008年
3 白淑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杨伟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韩少功(海南省文联主席)徐嘉炀(香港书画学会会长)刘凤学(台湾新古典舞蹈团艺术总监)梁晓鸣(澳门演艺学院院长)姜昆(中国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江明贤(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教授)郭敬文(澳门摄影学会理事长)傅庚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王吉隆(台湾文艺协会秘书长)李前宽(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费明仪(香港艺术发展局音乐组主席)曾永义(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廖俊穆(台湾当代水墨画家协会会长);发掘中华艺术优秀传统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记者 王春宝 王经纬;联系当前实际 弘扬求实精神[N];吉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何民捷 苏超;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N];人民日报;2009年
6 张月泉(作者系自治区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N];广西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俊;深圳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标识[N];深圳特区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张小平;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N];承德日报;2008年
10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巡视员 孙志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宁夏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