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环芳酰胺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杨永安  冯文  袁立华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由三中心氢键和远程位阻效应促进的环芳酰胺合成及该类化合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进展.在研究一步高效成环的基础上,对合成不同孔径刚性大环分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改变大环分子周边侧链极性可以调控这类大环分子的自组装行为.探讨了环芳酰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永安;袁立华;胡晋川;邹树良;冯文;龚兵;;带极性侧链的环[6]芳酰胺的球形自组装[J];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06期
2 殷鹏刚,靳国良,张韫宏,李前树;硝酸铵表面单分子层自组装膜的结构表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姜雄平,许丹科,刘耀清,马立人;金表面抗原抗体的固定及其荧光法的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1期
4 刘洪波,刘孝恒,汪信,陆路德,杨绪杰;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及自组装中应用新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5 陈志春,徐善浩,林汉枫,杨绍明,林贤福;LBL分子沉积法制备葡萄糖氧化酶电极[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6 傅崇岗,苏昌华,单瑞峰;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及其测定[J];分析化学;2004年10期
7 杨子刚,袁建军,程时远;生物相容性BAB型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J];高分子学报;2004年06期
8 孙捷,金鹏,王占国;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的电子学性质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05年05期
9 雷忠利;刘亚兰;;三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24期
10 甘治平;官建国;;硬模法制备无机空心球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5期
11 张秀莲;彭爱云;;4-甲基苯甲酸乙酯中的C-H…O氢键自组装(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2 谢志国;张爱英;叶霖;冯增国;;一类Fmoc保护二肽醇类凝胶因子的合成与凝胶化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23期
13 俞中平;刘博;叶波;孔伟;石欣超;翁晶晶;王智宇;;单分散锑掺杂氧化锡(AT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2期
14 冉千平;邓树山;吴石山;周栋梁;;Na~+,Ca~(2+)和Al~(3+)对聚丙烯酸钠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15 朱清时,林铭章;凝聚相中纳米粒子的自组装[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年02期
16 张丽,邹勃,董彬,霍峰蔚,王治强,张希;新型树枝状硫醇的自组装单层膜──图案化表面及其浸润性的调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5期
17 李春香,李劲,萧浪涛,国励,俞汝勤;基于巯基自组装单层膜的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5期
18 刘晓亚,杨淑丽,陈明清,杨成,倪忠斌;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自组装胶束化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1期
19 胡永明,顾豪爽,郑凯泓,陈侃松,尤晶;多孔阳极氧化铝六方纳米孔阵列的自组装生长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0 贾殿赠;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自组装及机理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安;袁立华;冯文;邹树良;胡晋川;贺有周;高榕钊;;环[6]芳酰胺自组装行为的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敬成;贾秀丽;王宝清;熊小梅;刘仁;刘晓亚;;双亲性光敏共聚物P(St/VM-co-MA)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胶束分散多壁碳纳米管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肖军燕;齐利民;;溶剂蒸发诱导下片状金纳米棒超结构的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赵玮;潘月秀;佟斌;石建兵;董宇平;;功能化碳纳米管-有机金属自组装功能膜构筑与光电性能[A];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冯媛媛;张哲;;铁表面自组装金纳米微粒膜的研究[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钟克利;金龙一;;n型刚棒与树枝状聚环氧乙烷链的刚棒-线团低聚醚的合成与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丁宝全;;DNA折纸结构引导的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自组装[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侯鲲;高子伟;孙华明;韩肖慧;;氧化锌纳米棒的自组装制备及光谱特性[A];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训;;纳米团簇自组装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魏志祥;梁杰;鄢勇;房进;;手性可控的共轭聚合物的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诗云;含4-羟基苯乙烯基的嵌段共聚合物在二维有限界面的自组装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谢荣国;光子晶体用结构基元的制备、自组装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6年
3 董林;ZnO纳米晶的修饰、自组装及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王薇;化学酶法合成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志军;ZnO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特性及表面修饰对光学性质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付华;有机磷辅助氨基酸自组装成肽及其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7 蒙延双;拟薄水铝石复合溶胶自组装稀土荧光体的微结构与光谱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郭汝海;InAs/GaAs自组装量子点的应变分布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袁建军;两亲嵌段共聚物:分子设计及溶液中自组装形态控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王永慧;层接层自组装无机—有机纳米功能复合膜[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媛;纳米结构金属表面吸附功能分子的拉曼光谱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庞鹏飞;单分子层包裹的金纳米粒子的电子传输传感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余红伟;金纳米粒子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史娟;白杨素-6-磺酸根与金属离子自组装作用及晶体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亮;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雪琳;“线性反应器”自组装制备纳米晶体和纳米聚合物微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立涛;在各种基底上构筑聚合物微球稳定排列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赵宏;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结构构筑及表征[D];苏州大学;2004年
9 刘春艳;脉冲激光轰击法原位制备自组装sp~3纳米碳团簇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兴霞;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有序组装体的拉曼光谱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美研发出自组装二维聚合物晶体分子纸[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大庆;中欧科学家在自组装分子机器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11年
3 何屹;亚纳米膜可实现同步自组装[N];科技日报;2011年
4 理华;纳米新材料应用获可喜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节能减排助力山东万众集团步入发展快车道[N];经济参考报;2011年
6 通讯员 刘恒波 杨洪永;“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实地测试[N];科技日报;2011年
7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8 刘军;宏观自组装现象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新启示[N];大众科技报;2004年
9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领域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分析单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新途径[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