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阴离子协同组装折叠体

王颖  甘泉  江华  
【摘要】:折叠体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合成和表征具有折叠结构的人工合成寡聚物,这些折叠体的折叠结构和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结构相似但不雷同.折叠体的研究发展为分子识别特别是阴离子识别提供了一个简单而非常有效的工具.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阴离子协同组装折叠体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折叠体和阴离子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伟;范宁娟;郭炜;;Π_(c=o)→σ_s~*型S…O=C非共价弱作用支持的类环肽的自组装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郭建;吴凯强;陈欣;袁耀锋;;1′-碘代二茂铁甲醛肟酯的设计与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张秀莲;彭爱云;;4-甲基苯甲酸乙酯中的C-H…O氢键自组装(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晏华,李伯耿,李宝芳,潘祖仁;氢键诱导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分子理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1期
5 田颜清,许晓赫,赵英英,汤心颐;分子间氢键自组装手性液晶的变温红外研究(英文)[J];液晶与显示;1995年03期
6 周艳霞,赵新,黎占亭,陈光巨,刘若庄;新的异体四氢键二聚体结构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7 吕亚非;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5年03期
8 殷鹏刚,靳国良,张韫宏,李前树;硝酸铵表面单分子层自组装膜的结构表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曹廷炳,杨朝辉,陈金玉,曹维孝;聚(对乙烯基苯酚)的合成及其与重氮树脂的氢键自组装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1年02期
10 白炳莲,李敏;基于氢键的自组装超分子体系[J];化学通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明;;大分子自组装中的非氢键作用因素[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白瑜;高卫平;陈尔强;周其凤;;氢键复合诱导的PAA/PEO-b-PB的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邓鑫;戴文利;郑云龙;;聚酰胺6(PA6)中氢键自组装发色基团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吴亚盘;吴威平;王萃娟;周彩华;王尧宇;史启祯;;主体中含有六元水环的一维超分子水链的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杨俊;杨光富;王洪波;;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超分子自组装结构表征中的应用[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肖泽云;蒋锡夔;黎占亭;;一类卟啉-薁triad分子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陈永胜;卢艳红;杨晓英;杜峰;马延风;黄毅;;基于DNA为媒介的单壁碳纳米管的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8 王治国;王宇宙;殷国栋;李义涛;佘能芳;吴安心;;非共价拓扑异构体的研究一个基于CH…O弱氢键控制的对映选择性自组装堆积体[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9 邓曼丽;何承前;喻德峰;侯研博;王毅琳;;肽两亲分子C_(12)-Aβ(11-17)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俊虎;胡振中;杨柏;;二氧化硅纳米管表面沉积纳米微粒/聚电解质自组装多层膜[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诗云;含4-羟基苯乙烯基的嵌段共聚合物在二维有限界面的自组装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小超;阳离子配体修饰的纳米金用于细胞转运和微囊自组装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董林;ZnO纳米晶的修饰、自组装及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王薇;化学酶法合成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晓钟;有机分子自卷和超分子自组装的一些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王志军;ZnO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特性及表面修饰对光学性质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付华;有机磷辅助氨基酸自组装成肽及其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8 蒙延双;拟薄水铝石复合溶胶自组装稀土荧光体的微结构与光谱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郭汝海;InAs/GaAs自组装量子点的应变分布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周盼盼;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理论研究:氢键、范德华相互作用和卤键[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晋钧;原位生成氢键自组装网络的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2 单德才;关于可聚合分子凝胶性质与聚合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杨爱丽;含萘酰亚胺单元的氢键自组装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D];四川大学;2003年
4 任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及抑制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杨利民;超分子自组装模板辅助的梯形聚硅氧烷的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6 周燕;自组装微镜面的有限元分析和制作[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季媛;纳米结构金属表面吸附功能分子的拉曼光谱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史娟;白杨素-6-磺酸根与金属离子自组装作用及晶体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伊晓辉;电纺自组装制备蜂窝状聚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郑雪琳;“线性反应器”自组装制备纳米晶体和纳米聚合物微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美研发出自组装二维聚合物晶体分子纸[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大庆;中欧科学家在自组装分子机器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11年
3 何屹;亚纳米膜可实现同步自组装[N];科技日报;2011年
4 理华;纳米新材料应用获可喜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研究获重要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节能减排助力山东万众集团步入发展快车道[N];经济参考报;2011年
7 通讯员 刘恒波 杨洪永;“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实地测试[N];科技日报;2011年
8 ;自组装高分子微胶囊领域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9 刘军;宏观自组装现象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新启示[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分析单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新途径[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