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_2O_5在Si(100)表面原子层沉积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以TaC l5和H2O作为前驱体在硅表面原子层沉积(ALD)Ta2O5的初始反应机理.Ta2O5的原子层沉积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半反应",即TaC l5和H2O"半反应".两个"半反应"都经历了一个相似的吸附中间体反应路径.通过H钝化和羟基预处理硅表面反应能量的比较发现,TaC l5在羟基预处理硅的表面反应是热力学和动力学都更加有利的反应.另外,从能量上看,H2O的"半反应"不容易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
|
|
|
|
1 |
司艳玲;于海玲;赵欣宇;赵成爱;康立娟;;Keggin型多钼氧酸盐有机衍生物的电子性质与抗病毒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2 |
顾芳;王海军;;缔合流体中胶体粒子间耗尽势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
3 |
蔺彬彬;陈涵;仇永清;苏忠民;;含有咪唑生色团系列树型有机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
4 |
陶果;徐友辉;;2-苯基-5-(6-哒嗪酮-3-基)-1,3,4-噁二唑的分子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5 |
朱海燕;李珺;任颜卫;姚焕英;;新型配合物[Cu(cyclen)(H_2O)]~(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
6 |
穆远庆;张星;;羟基自由基和三硝基甲苯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13期 |
7 |
宋宏涛;刘国平;杨玉青;魏洪源;;冠丙四肽与ⅠA和ⅡA重金属离子结合作用的初步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
8 |
刘先铝;杨林江;曹静娜;向庆;陈芳;;荷叶提取液中有机酸和醇的缓蚀性理论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11期 |
9 |
陈玉红;王伟超;杜瑞;张致龙;张材荣;;(K_3N)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计算物理;2011年05期 |
10 |
韩光占;张超;高吉刚;钱萍;;乙醇-水分子团簇ETHANOL-(WATER)_N(N=1~3)的理论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1 |
康海涛;李权;赵可清;;N,N-二甲基乙酰胺的氢键效应[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12 |
王东琪;Wilfred F. van Gunsteren;;锕系计算化学进展[J];化学进展;2011年07期 |
13 |
闫文艳;阚玉和;马慧;李春敏;苏忠民;;星型BODIPY端基三聚茚衍生物的分子设计与光物理性质[J];化学学报;2011年13期 |
14 |
张秀荣;康张李;李扬;;W_nC~(0,±)(n=1,…,6)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J];计算物理;2011年04期 |
15 |
宋宏涛;刘国平;杨玉青;魏洪源;;冠丙四肽与前周期碱土和碱金属离子结合作用的初步理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5期 |
16 |
李庆;吴军;张先燚;崔执凤;;卤素阴离子与氨分子复合物分子间氢键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7 |
高洪泽;;喹吖啶酮光物理性质的理论表征[J];化学学报;2011年14期 |
18 |
张金生;陈卓;谢辉;申婧;许亮;;双官能团离子液体[Promim]~+[CF_3CO_2]~-支撑不对称Aldol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
19 |
李顺江;代武春;;(Ga)_(12)N,(Ga)_(12)B荷电团簇的电子结构与磁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20 |
张秀荣;杨星;李扬;郭文录;;Pt_nNi_m(n+m=7,n,m≠0)团簇结构稳定性与磁学性质[J];化学学报;2011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