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网状结构对水中气泡的转移作用
【摘要】:通过一步浸泡法制得了超疏水网状结构.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X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超疏水网状结构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疏水的网状结构是由连续排列的类菊花状结构堆积而成的,组成花瓣的微簇是具有层状结构的Cu[CH3(CH2)12COO]2.借助高速照相机研究了超疏水网状结构表面与水中气泡的相互作用行为规律,发现该超疏水网状结构对水中气泡产生转移作用,而亲水的网状结构则不具备该特性.
|
|
|
|
1 |
潘立宁;董慧茹;毕鹏禹;;SDBS/HCl化学刻蚀法制备具有纳米-微米混合结构的铝基超疏水表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7期 |
2 |
周新红;崔光磊;智林杰;张书圣;;全pH范围内超疏水大面积的微米螺旋炭丝(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7年01期 |
3 |
陈云富;尹冠军;;化学刻蚀法制备铝合金基超疏水表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7期 |
4 |
郭兴林,谢琼丹,赵宁,梁松苗,王笃金,徐坚;仿生高分子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4年06期 |
5 |
粟常红;肖怡;崔喆;刘承果;王庆军;陈庆民;;一种多尺度仿生超疏水表面制备[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5期 |
6 |
韩海强;方国平;张宏筠;彭金璋;李文;乔冠军;;亚微观粗糙表面润湿各向异性及振动能影响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
7 |
段辉;熊征蓉;汪厚植;赵惠中;高殿强;;超疏水性涂层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1期 |
8 |
;简讯[J];弹性体;2007年02期 |
9 |
王帅波;尹衍升;刘涛;滕少磊;;超疏水膜改性Fe_3Al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9年02期 |
10 |
吳兴生;氫气泡沬水泥[J];化学世界;1958年10期 |
11 |
杨建忠,周肇义;筛板上气泡群的传质[J];化工学报;1989年04期 |
12 |
邸柏林;论镁电解过程产生“沸腾”的宏观机制[J];有色金属;1990年02期 |
13 |
曲青林,袁洪昌,陈宝松;CHISAT-1实验中的多普勒超声波气泡监测[J];海洋科学;1991年02期 |
14 |
李新海;陈新民;莫鼎成;刘今;;液-液界面上鼓入气泡时的传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3年01期 |
15 |
李俊,张蕴璧,闫遂宁;FCC细颗粒湍流流化床流体力学性能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4年02期 |
16 |
周宏湘;朝气蓬勃的气泡喷射印花[J];丝绸;1998年11期 |
17 |
唐晓军,陆慧,宁宁,刘勇,顾璠 ,徐益谦;燃烧流化床气泡能量分布模型[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9年02期 |
18 |
朱兆军,齐守平,王宏伟,曾松岩;旋转喷头法铝液除气净化技术[J];铸造技术;2001年06期 |
19 |
李志毅;浮法玻璃气泡缺陷的成因及其判断方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年03期 |
20 |
刘玲,张博明,王殿富;碳/环氧复合材料孔隙问题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