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胡明毅  魏国齐  胡忠贵  杨威  胡九珍  刘满仓  吴联钱  向娟  
【摘要】:随着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重视和大力勘探,中二叠统栖霞组发育的滩相储集层成为盆地内寻找新气源的有利层位之一。文中根据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各种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研究区栖霞组主要发育浅水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其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及若干亚相和微相。以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以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为主的层序界面识别,确定栖霞组发育2个Ⅱ型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划分出TST和HST两个沉积体系域。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层序格架内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各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相带储集物性特征,认为台缘滩和台内滩为最有利储集相带,尤以SQ2-HST滩相颗粒灰岩经过白云岩化改造后更具储集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姜德民;田景春;黄平辉;林小兵;郭维;;川西南部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2 邱琼;邢浩婷;李成;吴聪哲;;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年04期
3 厚刚福;周进高;谷明峰;姚倩颖;杨柳;潘立银;郝毅;;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及勘探方向[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1期
4 张健;周刚;张光荣;李国辉;汪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J];天然气工业;2018年01期
5 李博;王兴志;谢圣阳;冯明友;杨雪飞;霍飞;王雅萍;;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科学;2020年01期
6 张本健;尹宏;李荣容;谢忱;汪晓星;裴森奇;胡欣;杨华;邓波;陈骁;李旭成;;四川盆地西南部平探1井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新突破及其意义[J];天然气工业;2020年07期
7 董才源;谢增业;裴森奇;张璐;杨春龙;尹瀚翔;;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判识[J];断块油气田;2018年04期
8 邢浩婷;邱琼;刘明;李成;吴聪哲;;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年04期
9 赵俊兴;李凤杰;刘琪;刘殿鹤;蒋斌;;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4期
10 刘伟;洪海涛;徐安娜;姜华;石书缘;;四川盆地奥陶系岩相古地理与勘探潜力[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4期
11 姜海健;储呈林;杨鑫;陈强路;岳勇;邵志兵;;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J];海相油气地质;2017年01期
12 李明隆;谭秀成;罗冰;张亚;张本健;芦飞凡;苏成鹏;肖笛;钟原;;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相控早期高频暴露岩溶特征及启示[J];中国石油勘探;2020年03期
13 吕玉珍;倪超;张建勇;谷明峰;孙秋分;刘志上;辛勇光;;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有利沉积相带及岩相古地理特征[J];海相油气地质;2013年01期
14 向娟;胡明毅;胡忠贵;孟令俊;吴联钱;;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沉积相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旺;江青春;黄士鹏;张宝民;姜华;张浩然;陈晓月;任梦怡;;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层序岩相古地理与沉积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彭军;林攀;夏青松;彭坤;文舰;;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相特征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3 江青春;胡素云;汪泽成;池英柳;鲁卫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分布特征与有利勘探方向分析[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池英柳;鲁卫华;王海真;徐兆辉;卞从胜;江青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储层分布与发育控制因素[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姜华;胡素云;汪泽成;王铜山;江青春;;一种重建岩相古地理的新方法[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李百强;王起琮;张小莉;吴珍珍;;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1~2亚段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杨迅;李荣容;邓清源;汤兴宇;尹瀚翔;张晋海;;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滩控岩溶型优质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A];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C];2018年
8 黎荣;胡明毅;高达;;四川盆地灯影组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9 毛琼;郭增强;邹光富;王秀伟;;四川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0 雷云;;四川盆地东南缘二叠系及三叠系油气成藏研究[A];2015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1 刘田;冯明友;黄伟林;刘小洪;石章俊;郑江;;四川盆地龙马溪组一段沉积环境及元素地球化学响应[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2 贺川航;李杰;林煜;李飞;胡沙沙;别静;张晓敏;赵师权;;基于井震联合技术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及应用——以四川盆地栖霞组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3 杨迅;李荣容;汤兴宇;袁竞舟;;川西北部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A];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4 贾东;魏国齐;杨威;沈礼;资金平;胡晶;;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深层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31青藏高原周缘的构造变形与深部动力学过程、专题32青藏高原及周边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意义、专题33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响应[C];2015年
15 苏成鹏;谭秀成;李飞;胡广;龚峤林;唐浩;芦飞凡;李明隆;曾楷;;华南中二叠统碳酸盐岩致密气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6 王文飞;谭秀成;陈韵骐;肖笛;;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残厚与古隆起发育演化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7 何宏;何治亮;郑孟林;由伟丰;杨伟利;;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8 郑浩夫;刘波;吴俊锋;;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三十一: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三十二: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三十三: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C];2020年
19 庞正炼;陶士振;张琴;;四川盆地大安寨段致密储层结构特征及充注有效性分析[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0:流体地球科学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自然灾害成因论文集[C];2014年
20 江青春;胡素云;汪泽成;曹宏;谢占安;姜华;戴晓峰;冯庆付;张明;李文科;苏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运波;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层序地层及沉积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周小进;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欣欣;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4 顾志翔;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膏盐岩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D];长江大学;2020年
5 朱逸青;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相及其与页岩气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6 李鹭光;四川盆地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陈更生;大巴山前缘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及控制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洋;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20年
2 孔德琪;四川盆地东部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
3 郭维;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胡凯迪;川南地区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5 陈芳文;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王继纲;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7 王文飞;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地层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8 宋到福;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9 孟昱璋;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岩相古地理与天然气成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孟蕾;四川盆地致密油气形成条件及区划[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11 张帅;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云质岩类特征及白云石成因探讨[D];西北大学;2018年
12 肖惠;川中南部地区中二叠统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3 梅浩林;川东鄂西地区中二叠统眼球状石灰岩成因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14 谭梦琪;四川盆地回龙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15 唐娜;四川盆地下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16 姜德民;四川盆地西南部二叠系玄武岩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7 许睿;西秦岭北带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8 解发川;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热液作用及对储层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9 冯明石;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0 梁乘鹏;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杨迪;四川盆地发现一条富含天然气新区带[N];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
2 通讯员 邱小骥 王正强;四川盆地秋林区块最大三维勘探亮点纷呈[N];企业家日报;2020年
3 记者 张云普;大庆油田四川盆地风险勘探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19年
4 记者 瞿剑;四川盆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近千亿方[N];科技日报;2019年
5 记者 闫建文 窦晶晶 通讯员 翟振宇;四川盆地研究中心揭牌成立[N];中国石油报;2018年
6 记者 谭晔 通讯员 袁镜武 王佳川 安静 李朝峰 李国强 宋波;布线黄土高原 放炮四川盆地[N];中国石油报;2018年
7 袁鹏;西南油气加快四川盆地勘探开发[N];中国石化报;2020年
8 本报记者 江其勤;四川盆地二叠系资源潜力研究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黄祺茗;西南增长极的速度与气度[N];中国石油报;2020年
10 记者 周泽山;寒武震旦成四川盆地增产新星[N];中国石油报;2014年
11 记者 瞿剑;四川盆地探明千亿方储量大气田[N];科技日报;2021年
12 记者 瞿剑;四川盆地探明千亿方大气田[N];科技日报;2020年
13 计红梅;四川盆地又发现“千亿方大气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14 记者 孟庆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加快推进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N];中国石油报;2019年
15 记者 周泽山;四川盆地钻井技术获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6 周泽山;四川盆地钻井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7 曾青高 宋林珂 彭刚;四川盆地致密气储层培育高产井获新进展[N];中国矿业报;2019年
18 记者 何世念 王孝祥 李明泰 许帆婷;四川盆地增储上产会战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9 屈永志;四川盆地首批开发地震勘探项目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0 记者 瞿剑;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发现国内最大海相气田[N];科技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