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力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量的不断扩大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如何在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教学工作者尽快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实践对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力学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者从理顺课程体系、选择和编写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
|
|
1 |
王锦国;周志芳;张发明;;地质工程专业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04期 |
2 |
李虎杰;陈廷方;崔春龙;;地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
3 |
刘大安,刘英,罗华阳,唐纯华;地质工程自动监测硬件系统若干技术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3期 |
4 |
吕建国,王贵和;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力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2期 |
5 |
刘大安,杨志法,楼向东,袁宝远,王敬;地质工程自动监测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
6 |
李筱艳,孙英学,陈松,陈志坚;面向西部大开发的地质工程专业课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04年01期 |
7 |
施斌;胡盛;;首届地质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专题讨论会在南京召开[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
8 |
赵其华;边坡地质工程问题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
9 |
谷雪影;刘梦洋;陈新勇;门鹏;;地质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硅谷;2009年13期 |
10 |
翟月;;浅析工程地质活动中的风险管理[J];改革与开放;2009年10期 |
11 |
吴继敏;高正夏;;统计及模型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8年04期 |
12 |
张勤,陈志坚,张发明,孙英学;地质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1年04期 |
13 |
李虎杰;地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4年02期 |
14 |
;青海大学隆重举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地质工程系成立挂牌仪式[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5 |
;《地学前缘》部分协办单位简介[J];地学前缘;2010年04期 |
16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
17 |
;第五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际会议胜利闭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年11期 |
18 |
傅荣华;黄润秋;王运生;李山;;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1期 |
19 |
武锋强;杨恒书;;Matlab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4期 |
20 |
陈家忠;;地质情结——访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振铎[J];今日科苑;201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