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并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和保障体系分别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内容,为今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参考。
|
|
|
|
1 |
鞠金洪;邵俊;陈明建;;建立完善的环境工程导向和监督机制的思考[J];污染防治技术;2005年06期 |
2 |
徐国想;;《世界水与环境工程》中文版将于2008年面世[J];水处理技术;2008年03期 |
3 |
;欢迎订阅《安全与环境工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年03期 |
4 |
;《安全与环境工程》征稿简则[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年02期 |
5 |
杨松秋;;论环境工程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0期 |
6 |
李家瑞;;环境工程与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J];环境工程;1983年01期 |
7 |
汪利群;蒋志贤;;我国首次环境工程教学工作会议[J];上海环境科学;1983年04期 |
8 |
李继盛;;环境工程的兴起[J];环境科学动态;1984年10期 |
9 |
周天泽;美国全国环境工程会议及美国环境一瞥[J];环境科学丛刊;1986年07期 |
10 |
;《环境工程》1992-199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J];环境工程;1995年01期 |
11 |
吴允平,贾文懿,方方,乐仁昌,祖秀兰,王小琴;便携式伽玛全谱测量仪在环境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年02期 |
12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成员单位简介[J];环境工程;2001年02期 |
13 |
张焕祯,罗湘南,赵滨燕,罗人明,王巧玲;中国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J];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
14 |
秦晓洲;环境工程及其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四川兵工学报;2003年06期 |
15 |
陈奇伯,寸玉康;美国环境工程发展的历程与趋势[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年06期 |
16 |
蔡河山;徐文彬;林楚彬;武华平;;环境工程信息资源的建立与共享[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4期 |
17 |
杨燕舞;王丽萍;张雁秋;;实验教学法在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
18 |
祝耀昌;;环境工程研究与应用工作研讨会在青岛召开[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5年06期 |
19 |
柴立元,王云燕;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05期 |
20 |
祝耀昌;;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