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注入速度下疏水缔合聚合物流度控制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卢强  
【摘要】:随着常规油气藏的不断开发,聚合物驱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聚合物注入地层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式的长时间的剪切作用,尤以炮眼剪切最为严重。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因而具有很好的增粘、抗剪切的效果。不同的注聚速度下,疏水缔合聚合物受到的剪切作用不同,溶液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在注入速度为20.2 mL/min下,聚合物溶液粘度、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保留率为84.05%、80.11%和78.69%,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5.51%,具有很好的流度控制和提高采收率能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继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注入性能[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5期
2 孙尚如,朱怀江,罗健辉,唐金星,孔柏岭,杨静波;疏水缔合聚合物临界缔合浓度研究[J];油田化学;2004年02期
3 舒成强;蒋良群;孙惠来;;缔合聚合物在串联岩芯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7期
4 贾振福;李早元;钟静霞;罗平亚;;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年01期
5 邓俊;;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性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12期
6 王云芳,孔瑛,辛伟,杨金荣,史德清;N,N-二丁基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合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6期
7 王金兰,任鲲,林梅钦,徐春明;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溶液性质研究[J];应用化工;2004年06期
8 冯茹森;王用良;郭拥军;周薇;;AM/NaAA/MJ-16三元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光引发聚合研究[J];油田化学;2011年03期
9 殷勤俭,王克,韦勇强,江波;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共混聚合物水溶液性能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10 舒成强,李华斌,周长静,陈中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及驱油效率研究[J];海洋石油;2005年03期
11 吴文刚;刘贺;尧艳;张谦;;疏水型水膨体AM/MJ_(18)共聚物的合成及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年08期
12 吴优,叶仲斌,张智,史雪枝,赵文森,陈艳辉;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交联体系研究[J];河南石油;2005年05期
13 李华斌;尚育秋;;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上的静态吸附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5期
14 周立娟;林梅钦;李明远;郭继香;;聚合物类型对油水界面性质影响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15 罗陶涛;卿大咏;胡艾国;李俊;王英;周瑞立;姚昌宇;;疏水缔合聚合物交联弱凝胶流变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09年12期
16 刘波;褚奇;闫书一;范业勤;王怀波;;长6油层疏水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5期
17 叶仲斌,施雷庭,杨建军,罗平亚;新型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8 陈洪,翟中军,张三辉,郑青松,曾玲,许国甫,高美丽;缔合聚合物耐温抗盐性能评价[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9 张继风,叶仲斌,杨建军,李志军,赖南君;聚合物驱提高高温高矿化度油藏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4年06期
20 罗凌睿;叶仲斌;唐伏平;胡新平;颜泽江;胡万庆;陈洪;;疏水缔合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体系界面张力特征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燕;康万利;高彬;王超;杨文胜;;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流变性能评价[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王宪中;康万利;张凯波;李媛;单秀华;吴晓燕;;具有表面活性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二龙;宋考平;邓庆军;;聚合物驱油注入速度的优选[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磊;吕鑫;朱玥珺;张健;谭业邦;;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溶液粘度稳定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黄丽;李勃;邵振波;费春光;吴淑云;;用于三次采油的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和溶液性质[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6 黄丽;李勃;韩培慧;;用于三次采油的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和溶液性质[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冯茹森;郭拥军;罗平亚;李华兵;陈斌;;β-环糊精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行为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8 殷代印;黄伟明;;聚合物驱生产井合理补孔时机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易世泽;张劲军;;剪切作用对蜡晶形态非线性特征影响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国;周万富;李萍;;聚合物溶液高速流经岩心的黏度损失室内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举鹏;疏水缔合聚合物室内研究与现场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杨怀军;缔合聚合物结构溶液驱油有效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叶仲斌;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界面流变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4 钱杰;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工业化聚合物驱油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建新;相对渗透率改善剂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李金发;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刘柏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及渗流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高静乐;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潘建华;牛心坨油田化学剂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袁新强;聚驱后复合热泡沫体系性能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茂生;分散聚合法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磺酸钠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周景彩;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评价[D];长江大学;2012年
3 郭金龙;驱油用疏水缔合型聚合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施雷庭;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缔合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5 曹宝格;耐温耐盐疏水缔合聚合物深部调剖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6 王颖;海上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工艺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7 舒炼;聚表二元体系色谱分离特征[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8 周妍;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聚驱储层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安新明;萨中油田聚合物驱开发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10 刘红梅;中原卫305块高温高盐油藏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室内实验及方案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通讯员 吴卫红 刘广友;辽河油田稠油堵水技术建新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刘群;大庆中216聚表剂配注站投产运行平稳[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周宏;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聚合物驱油[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赵凤华 信永华;从烟道气中“寻找”生物油[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5 记者 李莎莎;青海油田深部调驱改善油田开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N];格尔木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