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科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及其效果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立足高校的同时,部分工程院所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二者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共同推动了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以下简称联合培养)。本文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就这一试点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了培养过程中的优势互补,初步构建起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训练方式,并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也更加多元、复合。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联合培养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