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京英;陈金敏;刘英杰;刘亚蕊;潘玲;;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机制分析[J];气象科学;2010年03期 |
2 |
段昌辉,吴宇华;1998年汛期宝鸡两场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1999年04期 |
3 |
姚胜芳;;急流对一次特大暴雨形成的影响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S1期 |
4 |
吴君;朱时良;汤剑平;石莹;裴洪芹;;三场暴雨中湿位涡的中尺度分析[J];气象科学;2007年S1期 |
5 |
周丽蓉;;2010年4月11日上饶市暴雨过程天气分析[J];科技资讯;2010年27期 |
6 |
郭钱柱;吴晓凤;李银枝;赵清波;孙鹏飚;;大兴安岭东侧暴雨特征的研究[J];内蒙古气象;2007年06期 |
7 |
张京英;张可欣;魏玉鹏;;一次江淮切变线系统结构和暴雨分析[J];山东气象;2008年04期 |
8 |
刘家峻;刘睿卉;李荔珊;刘艳;;一次海南大暴雨过程的能量及螺旋度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年01期 |
9 |
杨露华;叶其欣;邬锐;黄宁立;徐秀芳;;基于GPS/Pwv资料的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分析[J];气象科学;2006年05期 |
10 |
张京英;朱时良;王庆华;吴君;裴洪芹;;冷式和暖式切变线暴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比分析[J];气象科学;2007年S1期 |
11 |
朱志存;;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
12 |
张海燕,顾永刚;对2004年夏季鄂中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J];湖北气象;2005年03期 |
13 |
李向红;黄嘉宏;;广西大范围暴雨期间孟加拉湾强对流演变及东移特征[J];气象科技;2006年02期 |
14 |
罗艳艳;黄丽娜;吴丽娟;;一次早台风暴雨的湿位涡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S2期 |
15 |
武麦凤,王旭仙,肖科丽;关中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能量分析[J];陕西气象;1999年02期 |
16 |
胡迪;;一次江淮地区特大暴雨的三维湿位涡分析[J];人民长江;2006年09期 |
17 |
李锋;黄文君;;库、沙、新区域一次暴雨天气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
18 |
张广周;李戈;白家惠;樊白杰;吴蕙先;;不同高度急流耦合在2007年7月中旬河南省区域暴雨中的作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
19 |
吴建美;张勇;张宇;;淮河流域大暴雨特征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
20 |
陈松;陈天锡;袁春风;房文静;;驻马店市暴雨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