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内流动蒸发数值模拟及可视化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管内流动蒸发的性能,利用FLUENT对外径为7 mm光管内的流动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对外径为7 mm的光管和微肋管内的蒸发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验。所用工质为R22,实验工况为:质量流速220 kg/(m~2s),7℃蒸发温度,15%~20%的入口干度,5~6℃的出口过热度,数值模拟和实验中均观测了流动蒸发中的旋流和脉冲喷射,分析了旋流及脉冲对换热等的影响。
|
|
|
|
1 |
吴晓敏,王晓亮,王维城;水平微肋管内流动蒸发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03年09期 |
2 |
吴晓敏;李辉;龚鹏;王维城;李瑞霞;;水平微肋管内蒸发及冷凝换热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3 |
薛斌;离心空压机中间冷却器概述[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3年05期 |
4 |
王蓉;刘玉玲;余飞鸿;;微型投影仪的照明系统设计[J];光学仪器;2006年05期 |
5 |
徐志明;张仲彬;詹海波;邵天成;;缩放管混合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6 |
唐上朝;刘星;陶文铨;;R22在水平微肋管和光管内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7 |
徐奇焕;肋片强化传热技术在冷油器上的应用[J];吉林电力;2000年01期 |
8 |
彭浩;丁国良;姜未汀;胡海涛;高屹峰;;纳米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J];化工学报;2008年S2期 |
9 |
王建国;李会雄;;垂直上升管内临界压力区水的传热恶化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23期 |
10 |
邬国耀;;万能測长仪微分筒示值的检定[J];计量技术;1966年04期 |
11 |
徐志明;文孝强;孙媛媛;孙灵芳;;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光管污垢特性预测[J];化工学报;2009年07期 |
12 |
吴晓敏,王晓亮,王维城;水平新型微肋管内流动冷凝换热及流阻特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3 |
董茂林,童明伟;HC290含油混合物水平微肋管内的流动凝结压降[J];化工学报;2004年01期 |
14 |
郑钢;宋吉;吴晓伟;;微肋管结构对管内冷凝换热影响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7年02期 |
15 |
王跃社,白博峰,陈永利,Hiroshi HONDA;水平微肋管内基于分层流流型的沸腾传热理论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16 |
范广铭;孙中宁;朱升;;微肋管单相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年01期 |
17 |
商福民,毕庆生,张志正,孙石,石久胜,韩凤毅;波纹管与光管流体传热特性对比实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8 |
严嘉,童明伟,杨鹏;HC290含油工质在水平微肋管内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05年01期 |
19 |
吴晓敏;魏兆福;莫少嘉;姜培学;王维城;;CO_2/丙烷混合工质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
20 |
李宝增;用单位熵产分析法评价光管和螺纹管的热力性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