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模色散对高速光码的影响
【摘要】:研究一阶、二阶偏振模色散 (PMD)对 10Gb/s和 40Gb/s的光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 ,考虑PMD的统计特性 ,基于基本偏振态 (PSP)理论数值模拟了非归零码 (NRZ)和归零码 (RZ)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脉冲畸变以及系统Q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传输速率越高PM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越显著 ,二阶PMD也将不可忽略。另外 ,RZ码传输性能明显优于NRZ码并且可通过预啁啾进行改善。
|
|
|
|
1 |
高育选,萧越,李懋循;偏振模色散对单模光纤系统的影响[J];光通信研究;2000年06期 |
2 |
邹林森;工程中遇到的光纤(衰减)均匀性、熔接损耗和偏振模色散(PMD)[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1年04期 |
3 |
郑远,刘玉敏,李朝阳,杨伯君,张晓光;偏振模色散后补偿器的工作方式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2年09期 |
4 |
张霞,夏月辉,黄永清,任晓敏;偏振模色散模拟器产生二阶PMD的理论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2年09期 |
5 |
邵钟浩,沈晓强,于娟;极化相关损耗和偏振模色散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传输性能的影响[J];光通信技术;2002年06期 |
6 |
王岚,赵文玉,王宏祥,纪越峰;高速传输系统中高阶PMD的影响[J];光子学报;2002年08期 |
7 |
饶敏,孙小菡,张明德;偏振模色散对高速光码的影响[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1期 |
8 |
邵钟浩,沈晓强,于娟;PMD致展宽及对不同码型的影响[J];通信技术;2002年08期 |
9 |
夏月辉,张霞,刘开贤,黄永清,陈雪,任晓敏;利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补偿偏振模色散方案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
10 |
王剑,于晋龙,刘剑飞,胡浩,鲍振武,杨恩泽;10Gbit/s光纤通信系统偏振模色散动态补偿技术[J];光电子.激光;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