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种基于稳定性评价的岩质边坡坡体结构分类方法

宋胜武  严明  
【摘要】:对目前岩质边坡勘测研究中所使用的结构术语及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厘定,提出了基于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坡体结构的概念;结合我国近年来水电工程岩质边坡勘测实践,以边坡主控结构面和潜在变形失稳模式为核心,总结提出了坡体结构类型划分体系,即将岩质边坡划分为层状坡体结构、中陡裂隙(面)控制坡体结构、楔形坡体结构和均质坡体结构四个大类九个亚类。该坡体结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对于复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定性评价、计算方法选择、边界条件确定以及稳定控制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上清;蒋玉川;高康;;强震下岩质边坡可靠度动力安全系数的确定[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仁锋;姚玉增;孙艳荣;康志勇;娄新刚;;鞍山市对炉街边坡稳定性分析[J];现代矿业;2011年08期
3 周剑;;SH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响应规律的解析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4 高键;吴基昌;殷成革;;微震技术监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实践[J];人民长江;2011年14期
5 刘明;黄润秋;;确定岩质坡面上结构面迹线侧伏特征的算图[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6 张永兴;王韵斌;宋西成;;极端冰雪条件下的顺层岩质边坡滑移稳定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黄杰;;强度折减法在地震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20期
8 张敏江;郑欣桐;;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边坡动力稳定性数值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文豪;郭运华;;位移增量法反分析边坡结构面参数[J];大坝与安全;2011年03期
10 梁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岩质边坡稳定性[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11 路为;白冰;陈从新;;岩质顺层边坡的平面滑移破坏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12 张向华;;浅谈高边坡的稳定性[J];广东科技;2011年16期
13 任海军;童克强;张可能;;缓倾层状高边坡变形特性及稳定性分析[J];施工技术;2011年15期
14 邹威;许强;刘汉香;陈龙;王龙;;强震作用下层状岩质斜坡破坏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4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维强;林德洪;杨承富;;思南县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宁;张鹏;曲星;;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李泽;王均星;;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岩质边坡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蒋爵光;李秉生;付永胜;;岩质边坡破坏概率研究[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下集)[C];1987年
5 赵银国;;岩质边坡坡肩地带地基极限承载力初解[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祁生文;;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7 张电吉;汤平;;岩质边坡开挖卸荷破坏机理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才华;陈从新;;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块体倾倒破坏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管旭东;孙进忠;白英;于沭;;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二维有限元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剑;;SH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响应规律的解析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红帅;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2 李克钢;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变形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朱泽奇;坚硬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罗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锚固设计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唐烈先;RFPA离心机法在岩土工程破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杜太亮;岩质边坡智能化位移反分析及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7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田涛;北京典型边坡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山区河流港口岩质边坡稳定性及支护仿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忠泆;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3 李春生;强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地震响应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沙礼;某岩质边坡工程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5 吕东滨;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及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尧红;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7 石乃鑫;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伟龙;陡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曹中兴;岩质边坡稳定性概率统计分析与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志堂;岩质边坡岩体结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