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冻土工程研究新进展

吴青柏  刘永智  施斌  张建明  童长江  
【摘要】: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冻土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内容 ,重点阐述了 90年代开展的冻土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冻土工程地质、路基下冻土温度场、冻土环境的影响、冻土工程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5个侧面 ,来反映近年来在青藏公路研究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为青藏铁路建设中重大冻土工程技术问题和工程设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昌宇;;世界屋脊上的挑战者[J];国家电网;2011年06期
2 屈耀辉;石刚强;;青藏铁路片石保温护坡寒季与暖季降温效果差异分析[J];路基工程;2011年04期
3 路青虎;;青藏铁路沿线冻土上限变化规律分析[J];中国铁路;2011年05期
4 马淑秋;;我国水利工程冻土研究的回顾[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5 文斌;吴青柏;刘永智;张中琼;;青藏公路沥青路面下土体温度的小波分析[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6 潘殿琦;吴银柱;彭第;黄非;李冰洁;陈勇;;冻土波速和强度指标下的冻土可钻性分级试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余帆;齐吉琳;姚晓亮;;多年冻土区路基分层变形现场观测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8 梁石;;平凡的日子[J];国家电网;2011年07期
9 徐振兴;;公路工程不良地基的分析与处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10 韩永;;川藏公路前世今生[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6期
11 任玉林;;论监理工作方法及其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12 ;新闻速览[J];今日科苑;2011年14期
13 陈继;徐舜华;窦顺;张鲁新;;柴木铁路沼泽化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观测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14 甘霄云;陈昱;胡辉;;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冻土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电力;2011年04期
15 高琦;;可可西里的梦想穿越[J];汽车生活;2011年04期
16 耿国彪;;青藏高原 穿越云端的天路[J];绿色中国;2011年15期
17 边疆;寇丽娜;绽蓓蕾;;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害类型及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18 钱宇宁;;西藏和平解放60年 道路交通建设促进旅游业大发展(下)——仅以此文献给为建设西藏付出辛勤劳动的交通行业工作者们[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8期
19 ;214国道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J];石油沥青;2011年03期
20 吕振后;;寒区路基的降温特性比较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双杰;霍明;周文锦;;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病害[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成松;马巍;牛富俊;赵淑萍;;冻土工程中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思考[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树德;程国栋;;青海多年冻土与资源开发[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4 汪双杰;章金钊;路勋;陈建兵;;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梁波;陈兴冲;;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技术难点及力学问题——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6 牛富俊;吴青柏;赖远明;孙志忠;冯文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及铁路路基工程热稳定性[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黄强盛;;中尼公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性质分析及整治设计[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刘厚健;程东幸;俞祁浩;刘志伟;张建明;段毅;;青藏直流联网线路与并行道路的冻土工程比较及主要成果[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英辰;;中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病害的防治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尚建义;丁家光;;青藏公路六十二道班冰丘的形成条件及其发展规律[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德武;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裴建中;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处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冷毅飞;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及温度场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5 潘殿琦;冻土可钻性影响因素及其分级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付伟;单轴压缩与冻融作用下粉质粘土电阻率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杨大群;天山冷环境中微生物系统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汪双杰;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吉罗布;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病害诊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2 李洪蛟;青藏公路路基路面不均匀变形分析与处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汪海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叶学民;多年冻土块石通风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5 刘和平;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与处置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宋文宇;路基冻土环境的数值模拟及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胡霞光;青藏公路CAE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长安大学;1999年
8 朱德举;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有限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郭高峰;影响多年冻土融沉特性的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左淑霞;青藏公路危险路段识别及安全改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姜宁;好一支冻土研究“国家队”[N];科技日报;2004年
2 邵文杰;我国冻土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N];光明日报;2006年
3 马勇;热棒技术解决青藏公路冻土难题[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4 吕雪莉 陈俊;中外专家相聚兰州“会诊”青藏铁路冻土[N];科技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高俊;青藏铁路冻土研究成果辉煌[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宗华;揭开多年冻土的奥秘[N];中国交通报;2000年
7 严瑜;工程沿线开展冻土基础观测[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记者 李峰;亚洲国际冻土会议在兰召开[N];甘肃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朱海燕;天路苍茫[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10 苗木;冻土壮歌[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