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灿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化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J];神州学人;1999年08期 |
2 |
彭定坤,黄磊,孟广耀;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Pd-Ni膜的氢敏性能[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3 |
杨学谨,厉洁,孙月稳,张伦,陈新兰;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分析(Ⅷ)——氢硼酸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反相色谱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3期 |
4 |
李松兰,杨学谨,孙华林,孙成,王序昆,刘向阳;Fe—Sn—Fe三核金属有机化合物分配薄层色谱与紫外光谱的研究[J];色谱;1990年02期 |
5 |
张进琪,杨民民,邹惠仙,陈化冰;IIIA族金属有机化合物与氮杂冠醚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6 |
阎圣刚,张琳;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色谱分析研究Ⅰ──二乙基锌的气相色谱分析[J];低温与特气;1994年02期 |
7 |
马东升,高金胜,闫鹏飞;络合滴定法测定稀土-铁双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含量[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3期 |
8 |
李九玲,亓锋,徐庆生;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碳和有机质的作用[J];矿床地质;1996年03期 |
9 |
聂崇实;FT-Raman拉曼光谱在金属有机化合物表征中的应用[J];光散射学报;1998年Z1期 |
10 |
李良发;铜铁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铜铁的容量测定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7年04期 |
11 |
;美国研发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OFs)纳米材料可食用[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5期 |
12 |
胡平,赵可清,许洪波,张良辅;单取代二茂铁西佛碱型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09期 |
13 |
刘红武
,应卫;测定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硫含量的改进方法[J];甘肃科技;2002年07期 |
14 |
吴绍祖
,周耀坤
,黄国生
,马有安
,葛泽梅
,梁永武;某些金属有机钛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S2期 |
15 |
成小飞,马怀让;薄层色谱法在金属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色谱;1994年03期 |
16 |
徐吉春,焦凤英,殷元骐,黄幼青,胡盛志;羰基三核钌簇Ru_3(CO)_9(C_6H_5)_2N_2HCS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1994年03期 |
17 |
万文,赵可清,关文捷,杨立梅,张良辅;γ-取代-β-二酮二羧基合铑的合成与介晶性[J];化学学报;1998年03期 |
18 |
杨长红,王卓,韩建儒;金属有机分解法制备无铅K_(0.5)Bi_(0.5)TiO_3铁电薄膜[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5期 |
19 |
黄德建,杨军,张良辅,刘娅,向思平;金属有机铁电液晶Ⅳ.第一个手性金属中心的光学活性金属有机液晶[J];合成化学;1994年01期 |
20 |
范双双;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