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东川红土地:激情燃烧的召唤

庾莉萍  
【摘要】: <正>被称为"彩云之南"的云南,有一片神奇的土地——东川红土地,它以气势磅礴的红色驰名中外,被中外学者誉为全世界除里约热内卢外最为壮观的红土地,而当地百姓播种的植物使东川红土地比里约热内卢更加绚丽夺目。特别是在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集中了东川红土地的精华,这里是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精雕细刻的杰作。泥石流的"博物馆"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以北,出昆明上高速,约3个多小时的车程,过了嵩明就可以看到沿途的红土山,在公路两旁连绵起伏,光影流动,十分壮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熊猫出没没注意;黑木桥;蒋涛;梁镜潮;;东川,回忆中那一地胭脂[J];厦门航空;2010年09期
2 晓雪;;东川吟(三首)[J];扬子江诗刊;2007年02期
3 苏笛;;东川 大地的红颜[J];西南航空;2009年11期
4 刘智远;;色彩诱惑[J];摩托车信息;2008年18期
5 驴女;;东川那片红土地[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洋洋;;红土天王纳达尔[J];初中生学习(English阅读新概念);2008年07期
7 许勇;;红土地之西南(外一首)[J];边疆文学;1994年04期
8 易敏;占宽;;红土地上写春秋[J];湖北审计;1998年12期
9 朱海湛;;南半岛客路[J];诗刊;2004年08期
10 郭绍龙;;诗四首[J];金沙江文艺;2007年04期
11 韩建忠;;曾小刚:情注红土地[J];中国人才;2008年14期
12 符马活;;打工妹[J];诗刊;1997年02期
13 陈建华;道荣;;红土地(散文)[J];老友;2003年03期
14 李翠环;;黄土红土一样亲[J];云岭歌声;1999年04期
15 胡小平;;激情燃烧的红土地[J];风景名胜;2003年09期
16 孙道雄;;抱石砸天[J];滇池;2004年09期
17 余舟;;红土地上——致小蓝工业园的创业者[J];文学与人生;2007年09期
18 胡小平;;彩云之南——激情燃烧的红土地[J];丝绸之路;2008年08期
19 李瑛;;红土地之恋(组诗)[J];诗刊;1992年04期
20 佟妮;;遥远的红土山谷[J];飞天;199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杰;;泥石流地区隧道位置选择[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2 康志成;杨仁文;;泥石流的动力地质过程[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3 炎杉杉;张伟兵;杨志勇;;汶川地震引发泥石流的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4 严璧玉;;成昆铁路北段峡谷区潜在型泥石流[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5 田孝诚;徐勤;;对我国北方山区铁路泥石流的初步认识与选线体会[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6 王宇丰;;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沙湾至泸沽泥石流普查与动态研究中的效果[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7 柏永岩;彭静;;绵竹清平文家沟泥石流监测方案设计[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喜;;河南省泌阳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9 金宝森;;浅谈我国泥石流分布情况与防治——民政部门应对舟曲泥石流所采取的措施[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纪海锋;谢洪毅;陈长江;;孔泥巴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动力学特征分析[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志满;泥石流灾变控制与模型化分析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2 樊赟赟;泥石流动力过程模拟及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张晨;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中学;粘土颗粒含量对蒋家沟泥石流启动影响及成灾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5 刘江川;泥石流数学模型构建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孟凡奇;基于GIS的泥石流预测预报[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金鸿;粤西新生代红土组分特征与定量遥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秦军;铁路泥石流多时相遥感技术及动态信息提取[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黄芮;基于PPA的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流速模型建立与计算[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邓辉;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刚;密云西北部山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昱;山区沿河公路路基在泥石流作用下破坏机制与防护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易静;泥石流对成兰铁路镇江关车站影响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熊斌;安县干沟桥泥石流成因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蒲达成;汶川震区典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韩林;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颗粒粒径的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鲁科;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岩性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白雪峰;太原市山西虎峪沟泥石流诱发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欣宇;人工神经网络在泥石流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任金龙;基于支持向量的铁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立彬;专家:泥石流防不胜防,因此须防上加防[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杨建 罗会江 记者 刘云云;映秀红椿沟泥石流应急治理主体工程完工[N];四川日报;2011年
3 刁建钟 李莉莎 记者 刘小波;135地质队 完成地质灾害勘查[N];泸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赵梅;舟曲泥石流监测预警项目建设启动[N];甘肃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高文;重回清平[N];农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罗会江 本报特约记者 金光;攻克世界难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维;用责任为大地疗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代林;600米断道上的10日拼搏[N];四川日报;2011年
9 记者 朱国亮 宋常青 王艳明;月圆村村民:想明白了,也站起来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徐连欣;泥石流瞬间暴发的灾难[N];兰州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