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马拉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马昌  杨淑玲  郑红  杲秀珍  程子毓  宋林  郭海燕  
【摘要】:以马拉硫磷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逐步聚合法制备了具有良好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s),考察了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及甲胺磷在马拉硫磷聚合物的选择性分离富集特性。用聚合物固相萃取了蜂蜜、蔬菜和天然水中的马拉硫磷。结果表明,聚合物对模板分子产生了印迹效应,对马拉硫磷有明显的选择性。流速为1.0 mL/m in,进样量为20μL。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亚辉;王悦秋;张朔瑶;齐小玲;邓安平;;孔雀石绿分子印迹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9期
2 王俊平;姚玉超;王硕;;分子印迹材料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3 杨更亮;蔡丽萍;刘树彬;刘海燕;张轶华;;多效唑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于莹;谷芳华;苏立强;;药物柳胺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J];化工时刊;2009年06期
5 王远;苏立强;赵家彩;;水相中对氨基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色谱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王俊涛;何丹凤;;极性溶剂中邻氨基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色谱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8年07期
7 韩爽;苏立强;苏晓明;;杀铃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识别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7年11期
8 李亚男;李辉;石慧;张朝晖;胡文斌;李志平;欧阳玉祝;;原儿茶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色谱识别性能(英文)[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于莹;苏立强;;N-水杨酰苯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9年04期
10 胡树国,王善韦,何锡文;扑热息痛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09期
11 李玲玲;;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2 陆敏;张文娜;冯俊霞;郭瑞霞;;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6种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3 王桥军;亦如瀚;莫测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4 何丹凤;苏立强;赵立杰;;水相中对羟基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异构体识别[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5 蒋荣;陈一资;耿志明;陈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6 雷启福,钟世安,向海艳,周春山,于典;儿茶素活性成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及固相萃取研究[J];分析化学;2005年06期
17 苏立强;王俊涛;何丹凤;张维冰;;水杨酸分子印迹分离介质的水相制备及色谱行为[J];化学通报;2006年03期
18 李丽虹;刘岚;罗勇;邓芹英;;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定相手性拆分1,1′-联-2-萘酚及其衍生物[J];色谱;2006年06期
19 苏立强;王远;韩爽;张维冰;;(2-甲基丙烯酰胺)乙氧基-2-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单酯基质分子印迹手性分离介质的合成与表征[J];分析化学;2008年12期
20 沈蕊莲;杨敏莉;雍炜;陈正行;王大宁;储晓刚;;甲基睾酮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克迪;李宏;王丽君;;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冯俊鹤;郭宝元;冯钦忠;楚宝临;韩莉;鲁晓明;林金明;;分子印迹技术用于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孟莉莉;徐广志;;固相萃取法高效液相仪测定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的研究[A];'2004天津市第十六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竺;陈玲;郜洪文;赵建夫;;SPE-HPLC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多环芳烃[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金明;;亲水性分子印迹材料选择性萃取水样品中的雌激素[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何金兴;方国臻;王凤侠;常彧;王硕;;固相萃取在线预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猪肉和鸡蛋中的十种磺胺类兽药残留[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董玉莲;张文兵;王宇;范瑞芳;盛国英;傅家谟;;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人尿中多种多环芳烃代谢物的同时测定[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8 郑亚秋;郭宏斌;张青杰;贺利民;陈清菊;骆飚;;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固相萃取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维娟;张玲;张春涛;郭亚萍;张智超;;三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陆国栋;徐英钊;吕运开;;溶胶-凝胶分子印迹材料应用于固相萃取牛奶中环丙沙星残留量[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素泉;重要违禁兽药红霉素和氯丙嗪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杨俊;可天宁和尼古丁分子印迹新材料及其固相萃取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史西志;食品和饲料中主要违禁药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戈延茹;基于抗生素分离/富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5 刘含茂;中药活性成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识别机理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佘永新;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分子识别及其SPR传感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姜晓满;分子印迹材料及量子点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8 唐苹苹;生物和环境样品中高选择性分离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徐青;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10 汪洁;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伟;阿维菌素残留的SPE-HPLC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卫涛;微囊藻毒素的分离、分析和制备[D];东南大学;2005年
3 祝海珍;敌百虫和西维来司他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罗小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5 孙小杰;污水中氧氟沙星的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艾连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郝征红;固相萃取—HPLC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谭建华;城市水环境中抗菌药物的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9 李磊;水中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直接荧光检测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媛媛;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突破中药含量测定的极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姚耀;电中性有机分子检测技术问世[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沈俊霖;青岛拿下两项环保国标课题[N];青岛日报;2011年
4 邹建宏 徐健;张家港检验检疫局 成功突破食品检测难关[N];国际商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金丰杰;医保商会制订中药行业标准促出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黄良清;痛经灵颗粒获准生产[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陈雪梅 何晓敏;福建省质检院 两项检测方法 通过专家审定[N];中国质量报;2011年
8 林喆罗艳 原忠;分子印迹技术用于中药分离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宝琳通讯员 万靓敏;创新,成就梦想[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苏畅;如何检测环境中的POPs[N];中国环境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