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4种全氟烷基醇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棉、羊毛、涤纶等纺织品中1H,1H,2H,2H-全氟-1-己醇(4∶2 FTOH)、1H,1H,2H,2H-全氟-1-辛醇(6∶2 FTOH)、1H,1H,2H,2H-全氟-1-癸醇(8∶2 FTOH)、1H,1H,2H,2H-全氟-1-十二烷醇(10∶2 FTOH) 4种全氟烷基醇(FTOHs)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波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Acquity UPLC BEH-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以甲醇-0.01%氨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目标物的定量限(LOQ,以信噪比10计)为0.01~0.1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为84.1%~9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8.9%。该方法快速、操作简便、灵敏高,适用于纺织品中FTOHs的定量和确证分析。
|
|
|
|
1 |
陈庆云;裘再明;;氟烷基化和氟烷氧基化的研究 21.锌存在下全氟烷基碘与亚硝酸阴离子的反应及其机理探讨[J];化学学报;1988年01期 |
2 |
马敬骥,张林昌,黄浩强,李绍伟,成为宏,戴行义;带功能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研究——3、四氟乙烯与-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的共聚反应及共聚物的转化[J];高分子学报;1989年05期 |
3 |
胡里清;黄维垣;;全氟烷基磺酰卤化学[J];有机化学;1989年06期 |
4 |
胡昌明;马敬骥;黄浩强;李绍伟;吴瑞征;戴行义;;带功能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研究 Ⅰ.7,7-二氯-3-氧杂全氟-1-庚烯和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1-癸烯的合成[J];化学学报;1989年07期 |
5 |
马敬骥;黄浩强;吴瑞征;陈俭龙;戴行义;;带功能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研究 Ⅱ.全氟(5-甲基-4,7-二氧杂-Δ~8-壬酸)甲酯的合成[J];化学学报;1989年07期 |
6 |
黄维垣;马武平;陈家华;詹兵;;α-全氟烷基吡咯的合成及性质[J];有机化学;1990年03期 |
7 |
荣国斌;全氟丁基取代醇、酮和烯烃的制备[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8 |
何小瑜,吴周安;阴离子聚合法制备全氟聚醚[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3年05期 |
9 |
AndreLantz,朱小慧;碘的和溴的全氟烷基化合物[J];有机氟工业;1997年04期 |
10 |
梁勇,郭宝江,梁冠洪,宋艳平;牛膝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电喷雾电离串级质谱研究[J];质谱学报;2005年01期 |
11 |
李祥子;余锐;魏先文;;富勒烯的全氟烷基化[J];化学进展;2011年06期 |
12 |
周庚元;黄浩强;黄耀曾;;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酸的合成[J];有机化学;1981年04期 |
13 |
薛震;邱波;林广欣;赖丛芳;罗海;;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J];化学进展;2008年04期 |
14 |
王雨昕;李敬光;赵云峰;吴永宁;;厦门市母乳中全氟有机化合物污染水平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年17期 |
15 |
谭头云;李姣;林师道;汪建良;郑欢图;李俊杰;;短期重复吸入染毒毒性试验中全氟己酮含量分析方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年01期 |
16 |
马敬骥;徐以霜;王九思;黄耀曾;;全氟2-甲基-3-氧杂戊二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学报;1981年04期 |
17 |
陈庆云;朱士正;;全氟和多氟烷基磺酸的研究 Ⅹ.在亲核取代反应中全氟烷基3-氧杂全氟烷烃磺酸酯的唯一的硫-氧键断裂[J];化学学报;1983年11期 |
18 |
黄炳南;黄维垣;;全氟碘代烷的光溴化[J];化学学报;1984年10期 |
19 |
黎文茵;岳振峰;郑宗坤;沈金灿;张毅;;鸡肝中15种全氟烷基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