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云层对观测设备威胁等级的光电测量系统
【摘要】:采用大视场光学设计及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采集天空背景,对图像进行伪彩处理、图像修复等操作,获得天空伪彩云层图像,并根据标定的空间角位置与像素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云的分布位置信息;通过分析云层的浓厚程度、面积信息,判断其对观测设备的威胁程度。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能以0.5 Hz的频率输出高度角15°以上天区的云图,云层的方位角定位精度为1.5°,仰角精度是0.9°,并可实时评估云层对观测设备的威胁程度。此系统可实现云层分布的测量定位,提高光电观测设备的使用效率。
|
|
|
|
1 |
王昊京;王建立;王鸣浩;阴玉梅;张艳辉;;大视场云层分布定位的光电测量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8期 |
2 |
岳韶华,李松,刘进忙;基于专家系统的目标威胁判断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1期 |
3 |
原晓波;王昆;顾建伟;;空袭兵器威胁程度综合判断[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
4 |
李俊,孙德敏;LAMOST系统均匀式光纤定位板观测方案的改进[J];计算机仿真;2000年01期 |
5 |
金熠;翟超;彭小波;邢晓正;;天文望远镜焦面板观测规划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2期 |
6 |
彭小波,翟超,邢晓正,胡红专,李为民;LAMOST光纤定位子系统干涉消除方法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7 |
建成;杨渊明;;空中观测设备——艾姆斯(AMES)红外球载望远镜[J];光电工程;1979年01期 |
8 |
;韩俄科学家共同开发大气污染观测设备[J];光学仪器;1997年Z1期 |
9 |
范春彦,韩晓明,王献峰;基于最大隶属度的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1期 |
10 |
徐振;;空间观测设备热设计与热分析[J];光机电信息;2011年11期 |
11 |
赵仁斌;;大惯性温度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12 |
江青茵,吴峰,周蔚;不可测输入的一种观测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
13 |
王润田,陈克棠,王建中;串行时钟DS1305在野外自容式设备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1999年11期 |
14 |
周林,娄寿春,赵杰;基于MADM的威胁评估排序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1期 |
15 |
鞠传文,杨秀珍,王锡仁,汪浩生;多传感器管理系统中的多目标排序[J];电光与控制;2001年03期 |
16 |
陈东锋,雷英杰;空袭目标威胁程度的综合评估与排序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9期 |
17 |
赵虹;毕长剑;陈菊红;;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威胁评估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
18 |
赵君亮;海尔-波普彗星和我国的观测研究工作[J];中国科学基金;1998年02期 |
19 |
张善文,刘进忙;以目标类型为主的一种威胁评估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8期 |
20 |
陈登峰;姚钦;嵇启春;张洪才;;多属性目标决策的分类融合威胁排序的模型[J];计算机仿真;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