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反胶团或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颗粒的研究进展

王笃金  吴谨光  
【摘要】:本文对超细颗粒的各种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超细颗粒制备法──反胶团或微乳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反胶团或微乳法制备超细颗粒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各种用于制备超细颗粒的反胶团或微乳体系,已经制得的超细颗粒种类,反胶团或微乳中颗粒的形成机理,以及反胶团或微乳法制备超细颗粒的影响因素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金,刘京萍;反胶团体系中的蛋白质分离和酶催化反应[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2 姚传义,俞耀庭,吴金川,何志敏;反胶团酶反应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9年05期
3 姚传义,吴金川,何志敏;反胶团酶膜反应器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1997年05期
4 张灏,陈海群;反胶团及其在酶催化合成技术中的应用[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5 彭运平,何小维;反胶团萃取[J];生物技术通报;2003年06期
6 严勇朝,刘会洲,陈家镛;TRPO-AOT 反胶团体系萃取牛血红蛋白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7 刘京萍,李金,李洁,谢欣;反胶团体系中酶催化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褚莹,孟凡涛,王风平,吴子生;反胶团法提取细胞色素-C[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9 陈少欣,林文銮;阳离子反胶团体系提取蛋白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沈玉华,谢安建,张群;反胶团或微乳液萃取蛋白质的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1 彭运平,何小维,吴军林;生物物质的分离新技术——反胶团萃取[J];生命的化学;2003年04期
12 周子彦,朱玉兰,李柱石,张敬东;反胶团相转移提取细胞色素C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13 于艳春,纪建业,褚莹,吴子生;酶的反胶团提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14 冯有胜,李宏,邱昭惠;pH值对细胞色素C的反胶团萃取的影响[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15 陈少欣,林文銮;反胶团提取脂肪酶动力学研究(Ⅰ)萃取过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6 黄杰,惠祖兴,高广达;反胶团萃取中性蛋白酶的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7 许建和;茅庆成;英徐根;胡英;;反胶团中脂肪酶催化性能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1年04期
18 Chikara Hayashi ,陈翔;超细颗粒[J];物理;1988年09期
19 陈少欣,林文銮;反胶团提取脂肪酶动力学研究 (Ⅱ)反萃取过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20 冯有胜,李宏,邱昭惠;AOT/异辛烷萃取猪心细胞色素C的方法研究初探[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融芳;叶树峰;谢裕生;陈运法;;铁酸盐复合氧化物纳米粉体制备方法新进展[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于萍;林翠英;赵剑曦;;C_(12)-6-C_(12)·2Br/正庚烷/醇/水反胶团的微结构研究-电导法与红外光谱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李伟杰;高静;;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中Candida Rugosa Lipase脂肪酶活性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张卓标;尹书成;;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生产及应用[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谢素原;彭银;黄荣彬;林秀华;郑兰荪;;液相电弧法制备超细铜球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俊果;邢建民;马志亚;阳承利;刘会洲;;反胶团分离纯化纳豆激酶:从模拟体系到实际体系[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7 徐承天;王浩红;陈邦林;;TiO_2/CdS/Fe_mO_n复合超细颗粒的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周炜清;马光辉;苏志国;;表面活性剂反胶团溶涨法制备大孔PGMA微球[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周超;刘金彦;;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在醇中的聚集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颜恒维;秦毅红;赵春芳;刘战伟;;超细粉末的团聚及其控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琛;反胶团—热液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苏宝根;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刘金彦;分子光谱技术研究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及非水溶剂中的聚集行为[D];福州大学;2006年
4 万鹏;大米品质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高峰;高品级超细颗粒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D];吉林大学;2008年
6 唐笑;非晶态纳米TiO_2介孔薄膜的制备与光电转换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刘炜;压燃式发动机超细颗粒排放特性及其在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毛世艳;微乳液和胶束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D];兰州大学;2012年
9 江津河;多级多尺度散式流态化精密分级塔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10 程靖;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及离子传递的可视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娟;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反胶团的热力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黄忠喜;纳米单体炸药的制备及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李祥村;反胶团萃取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邱炜;金属螯合亲和反胶团的制备与应用初探[D];天津大学;2007年
5 闾肖波;苦杏仁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反胶团中的增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邓少君;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反胶团增溶水状态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赵洪常;超细颗粒粒径分布分析仪[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8 傅贤明;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庚烷中的聚集行为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颜华;氧乙烯联接链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庚烷中的聚集行为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10 李伟杰;CTAB反胶团体系中Lipex脂肪酶催化合成油酸乙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琮;越是升温快越要避免误区[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2005年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南京工业大学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白毅;RESS技术为制备超细药物微粒拓新径[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徐少亚;催生先进陶瓷膜产业[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孙悦群;基石奠定 再向山巅论英雄[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7 饶兴鹤;全球二氧化钛市场炙手可热[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王军;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需求年增速2%-3%[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饶振华丁嘉榆;赣州江钨友泰新材料公司生产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张骁 束梅英;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