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_2Si金属间化合物微波固相合成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制备Mg2Si化合物过程中带来的Mg氧化,挥发等问题,引进微波低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Mg2Si粉体。用XRD分析手段对合成的粉体物相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对粉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Mg2Si压坯在微波场中的加热升温曲线与Mg2Si压坯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升温速率降低。本试验条件下,当Mg过量8%(原子数分数)、加热功率在2.5kW(853K)下保温30min时,可以得到单相Mg2Si金属间化合物。
|
|
|
|
1 |
周书才;白晨光;符春林;;Mg_2Si热电材料微波固相合成研究[J];轻金属;2010年12期 |
2 |
杜长坤;周书才;陈登明;符春林;;Mg_2(Si,Sn)热电固溶体微波合成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
3 |
周书才;白晨光;;Mg_(2)Si的微波固相合成及其热电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8期 |
4 |
熊伟;秦晓英;王莉;;金属间化合物Mg_2Si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6期 |
5 |
夏庆林;易健宏;黄加伍;叶途明;彭元东;李丽娅;;微波合成的超导体MgCNi_3及其超导电性[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4期 |
6 |
罗卫军;姜洪义;杨梅君;沈强;张联盟;;Mg_2Sn热电粉体的低温固相反应合成及工艺控制[J];功能材料;2008年10期 |
7 |
马艳平;郑友进;郑世钊;左桂鸿;马红安;;高压下硅铁合金合成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
8 |
夏春;李远才;熊建明;;覆膜砂用酚醛树脂微波合成的研究[J];粘接;2005年06期 |
9 |
曾小锋;彭虎;钱端芬;夏广斌;;氮化工艺对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AlN粉末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6年04期 |
10 |
操齐高;马光;郑晶;贾志华;姜婷;;Zintl结构化学在热电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7期 |
11 |
范景新,苏罡,段林海,张晓彤,宋丽娟,孙兆林;微波在沸石分子筛研究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05年11期 |
12 |
姜洪义,冷永刚,张联盟;Mg_2Si固相反应的热力学评估及工艺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8期 |
13 |
嵇正平,刘承美;微波合成西佛碱络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4 |
于永丽,翟秀静,储刚,王乃芝;微波合成LiCoO_2及其反应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5年03期 |
15 |
吴省;蒋淇忠;马紫峰;上官文峰;;利用微波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管[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
16 |
李成川;任维丽;潘志军;张澜庭;吴建生;;热电材料CoSi化合物的机械合金化合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7 |
冯臻;;微波合成锂皂石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J];无机盐工业;2006年11期 |
18 |
蔡蕍;陶建伟;丁蕙;卢立泓;王顺风;张婷;江美;;苯甲酸甲酯微波合成研究[J];化学世界;2006年12期 |
19 |
刘徐;刘汉文;唐子龙;龙芳;;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微波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年01期 |
20 |
阮秀琴;刘飞;尤启冬;;5-取代色胺盐酸盐的微波合成[J];化学试剂;200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