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型超导体MgB_2超导电性及制备技术进展

夏庆林  易健宏  李丽娅  叶途明  杜鹃  彭元东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新型超导体MgB2的基本超导电性,综述了MgB2块材(多晶)、线材、带材的主要制备技术,对MgB2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明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景棠;;酒引发超导电性[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2 李斌;邢钟文;刘楣;;LiFeAs超导体中磁性与声子软化[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3 郭永庆;冯旺军;李翠环;陈映杉;;超导体MgB_2成相过程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1年06期
4 吕之品;;把真空变成超导体[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8期
5 侯新杰;王瑞;;约翰·巴丁的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J];中学物理;2008年11期
6 郭建刚;金士锋;王刚;王顺冲;朱开兴;周婷婷;赖晓芳;贺蒙;陈小龙;;新型铁基超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物理;2011年08期
7 陈羽;黄新民;;成键元素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特征[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建奇;宋源军;马超;杨槐馨;施洪龙;王秩伟;王臻;田焕芳;曹高龙;;铁基超导体的微结构和结构相变研究[J];物理;2011年08期
9 秦志杰;李钊;;超导石墨烯-正常石墨烯结中的近邻效应[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丁洪;钱天;汪晓平;;新型铁基超导体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J];物理;2011年08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勤论;陈兆甲;彭定坤;;制备方法在掺杂陶瓷样品超导电性上的作用[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阳宗全;厉忠润;花凌;姜明;王永忠;乔桂文;;高温超导材料YBa_(2+x)Cu_3O_(7-x)的超导电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杜家驹;姜建义;尹华清;王翔;王迎枫;;BiSrCaCuO和YBa_2Cu_3O_(7-δ)的声频内耗、杨氏模量与超导电性[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4 杨丽;范成高;李方华;;掺镧铅铋酸钡的电子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5 邹贵生;胡乃军;王延军;吴爱萍;谢二虎;白海林;易汉平;宗军;宋秀华;董宁波;韩征和;史锴;;BSCCO多芯带材高温加压扩散连接与界面[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胡乃军;邹贵生;王延军;吴爱萍;王实敏;王庆;易汉平;宗军;宋秀华;董宁波;韩征和;史锴;;热和力作用对多芯Bi系超导成品带材性能的影响[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金新;卢定伟;俞力;;20世纪低温物理发展给新世纪低温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曹世勋;李领伟;张金仓;;磁性离子Fe、Co和Ni掺杂的YBCO系列高温超导体的正电子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镇平;王春梅;薛运才;薛人中;李涛;胡义斌;袁晓辉;;Gd/Eu替代浓度对Y_(1-x)R_xBa_2Cu_3O_(7-δ)(R=Gd,Eu)体系局域电子密度和超导电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阎果;冯勇;付宝全;刘春芳;纪平;张平祥;周廉;;MgB_2/Fe超导线材的制备及超导电性[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亮;R_EFeAsO中的超导电性和R_ECoAsO的磁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夏庆林;新型超导材料的制备、超导电性及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涂清云;化学氧化La-214体系的超导电性及相关物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立军;高压下几种材料中声子及电子—声子耦合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瑛;硼化钇和碘化铯高压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烨;MgB_2钉扎性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张华荣;新型MgB_2系列超导体的超导电性与微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储旺盛;T-EXAFS研究过渡金属二硼化物的晶格动力学行为及其同位素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崔雅静;铋酸盐超导体的熔盐制备技术以及掺杂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吴刚;铁基高温超导体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新材料的合成和输运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金元;铝掺杂对MgB2超导电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耀通;拓扑指数法探究掺杂YBCO、MgB2及铁基砷化物超导电性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恒伟;碳锌双掺杂MgB_2超导电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公丕锋;用G-L理论对二硼化镁超导电性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丽娜;关联电子材料中的超导电性与磁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张杰;新型超导体MgB_2的研究与探索[D];重庆大学;2002年
7 李达;新型BC_3结构与超导电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祖娟;Fe_(1.05-x)Cu_xSe_(0.5)Te_(0.5)系统的Cu替代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霞;Van Hove奇异性、非电声作用与HgBa_2Ca_(n-1)Cu_nO_(2n+2+δ)(n=1,2,3)系统的超导电性[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杰俤;高临界电流密度的MgB_2块材掺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群;日本发现二硼化镁有超导电性[N];科技日报;2001年
2 吴长锋;我科学家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江世亮;超导:充满挑战与发现[N];文汇报;2011年
4 赵永新;我国新高温超导体研究步入世界最前沿[N];人民日报;2008年
5 齐芳;新超导体研究国际领先[N];光明日报;2008年
6 孙闻;新超导体将中国科学家推到最前沿[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黄橙;陈仙辉:开创超导研究“超速度”[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毛黎;压力和氧原子同位素替代均能改变超导特性[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凝曹丙利;我研制出新型超导材料[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大庆;“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