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MSD薄板疲劳寿命预测

孙益军  
【摘要】:结合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Paris公式对多裂纹板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计,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由于力学响应的计算采用有限元方法,所以该方法适用于裂纹任意分布的多部位损伤板,可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益军;;MSD薄板疲劳寿命预测[J];飞机设计;2011年04期
2 李维红;;脆性材料的亚临界裂纹扩展和双向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3 赵延林;曹平;林杭;刘业科;;渗透压作用下压剪岩石裂纹流变断裂贯通机制及破坏准则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周志宏,王波,姚振汉;非匀速动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边界元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5 覃森;潘亦苏;罗征志;;涂层中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及裂纹扩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谭申刚;刘朝君;王锋;王新波;;广布损伤裂纹扩展试验与数值模拟[J];应用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7 张敦福;李术才;;三维斜置半圆形表面裂纹扩展数值模拟[J];固体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8 陈迟;汪海;陈秀华;郎智明;;含多源损伤的胶接修补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J];力学季刊;2007年01期
9 王利民;孙明远;代祥俊;卢俊杰;张东焕;贺光宗;刘灿昌;戈晓霞;;混凝土断裂过程及尺寸效应分析[J];实验力学;2008年01期
10 刘一华;陈继光;;I-II复合型V型切口脆性断裂的数值模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1 乔华;陈伟球;;基于ARLEQUIN方法和XFEM的结构多尺度模拟[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12 许蔚;姚学锋;金观昌;;功能梯度材料II型动态裂纹尖端的焦散线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9期
13 李炳锋;董世方;;应力强度因子的积分变换与数值求解法的比较[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4 杨慧;曹平;汪亦显;黎振兹;黄尚安;;斜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计算及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5 张正国;正交异性板Griffith裂纹应力强度因子K_Ⅰ~*K_Ⅱ~*的计算[J];力学与实践;1981年02期
16 张相周;含双共线裂纹板的弹性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1982年04期
17 顾志芬;两种材料界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J];复合材料学报;1986年03期
18 罗钢明,张永元;等参边界元及其奇性元在管状结构三维裂纹问题中的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1986年01期
19 郑志强;具有任意曲线裂纹的圆柱体扭转应力强度因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20 赵诒枢;;复合型断裂的经验准则[J];固体力学学报;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其青;殷之平;;连接耳片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分析[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王森;王国力;曾晶晶;刘马宝;;MSD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邓爱民;徐道远;;基于数值模拟的混凝土系列有效断裂判据[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4 乔华;陈伟球;;基于Arlequin方法和XFEM的结构多尺度模拟[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5 王娜;王建国;王红缨;;基于Ⅰ-Ⅲ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A];全国MTS岩土混凝土试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彭旭龙;李显方;;载荷作用位置对功能梯度材料的裂尖处应力强度因子瞬态响应的影响[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王娜;王建国;;基于Ⅰ-Ⅲ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宏伟;马大为;王更新;王志群;;求解厚壁筒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累进积分法[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9 于红军;吴林志;果立成;;基于非均匀单元有限元法的功能梯度材料三维断裂行为数值分析[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10 陈益蔚;;切槽炮孔开裂载荷的确定[A];第四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华东;若干先进电磁材料结构的断裂与稳定性等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闫明;蠕变—热疲劳可靠寿命预测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林荣伟;CFL加固RC梁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及寿命预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枫;岩石压剪断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7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9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10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刚;有限弹性体表面裂纹问题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张玥;V形刻槽爆破动态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孙益军;多部位损伤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阎洪涛;发动机连杆裂解工艺参数确定及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06年
5 于健;压电材料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周艳青;热/机械载荷作用下含半椭圆表面裂纹FGM的3D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雷;Y型管节点数值模拟及疲劳强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松林;多裂纹板破坏过程模拟及寿命预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张渤涛;复杂形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仿真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孙明新;起重机臂架受力状态模拟[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江 冯明农;风能项目组研讨数值模拟产品共享[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亚辉;探寻“大气”的奥秘[N];人民日报;2005年
3 张晓健;二重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向杰 实习生:孙馨;在计算机上模拟大气和海洋运动[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楠 通讯员 许家帅;数值模拟预测工程效果指导工程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上海交通大学 潘健生;材料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N];科技日报;2002年
7 杨雄飞;炼钢与环境技术的研究方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8 付冰赵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成为“常规武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堤基管涌机理和防治关键问题研究为堤防提供科学参考[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杨靖;使命的召唤[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