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评价

李舒  李家科  郝改瑞  
【摘要】:为明确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文章运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和评价了该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借助ArcGIS软件,绘制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7年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TN、TP、COD和NH_3-N的负荷量分别为52 494.09、4 171.29、166 993.21、13 068.10t,相应的等标污染负荷量为1.05×10~(11)、4.17×10~(10)、1.11×10~(10)、2.61×10~(10) m~3;农业化肥是对TN、COD和NH_3-N等标污染负荷贡献最大的污染源,而畜禽养殖则对TP等标污染负荷贡献最大;各污染源在其空间负荷分布上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地市的等标污染负荷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合理地控制农田化肥的施用、农业人口以及大牲畜的数量可以有效削减非点源污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刘永锋;;流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刘晓燕;张国珍;;中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3 徐伟;;乌伦古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探讨[J];能源与节能;2021年01期
4 张芋茵;谭心;徐金刚;李方敏;;仙桃市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人民长江;2020年08期
5 岳勇;程红光;杨胜天;郝芳华;;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6 程红光;岳勇;杨胜天;郝芳华;杨志峰;;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7 梁博,王晓燕,曹利平;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振;刘东征;郭军;;多雨城市排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控制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年01期
9 蔡明;李怀恩;刘晓军;;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07期
10 陈雪云;毛战坡;;有限监测资料下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年05期
11 樊在义;宋兵魁;杨勇;王文美;陈颖;;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3期
12 张亚丽;李怀恩;;土地利用关系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7期
13 郝芳华;杨胜天;程红光;李原园;朱党生;张建云;熊文;;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代“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专栏序言[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4 郝芳华;杨胜天;程红光;步青松;郑玲芳;;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5 王波,张天柱;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2期
16 王少平,俞立中,许世远,程声通;苏州河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尹炜;辛小康;裴中平;李建;;丹江口水库入库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与讨论[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四章)[C];2014年
2 陆海明;彭辉;高俊杰;潘曼曼;张丽;孙金华;邹鹰;;利用水量水质实测资料估算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方法[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雪蕾;吴传庆;蔡明勇;卫新峰;钟部卿;袁蕾;;区域尺度新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A];第十六届中国环境遥感应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张静;何俊仕;周飞;尹竹峰;;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岩;;浅谈辽宁省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高扬;朱波;汪涛;唐家良;周培;;估算紫色土流域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降雨量参数法[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耿润哲;王晓燕;孟凡德;段淑怀;李世荣;路柄军;刘伟;;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8 李强坤;胡亚伟;孙娟;;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方法及应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江春立;何俊贺;宋红军;韩彪;赵伟;黄世友;;一种新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模型[A];环境工程2017增刊1[C];2017年
10 李强坤;李怀恩;胡亚伟;孙娟;;多沙河流非点源污染估算模型及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1 李明涛;王晓燕;段淑怀;路柄军;;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模拟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12 蒋尚明;袁先江;周玉良;许浒;金菊良;;巢湖流域塘坝灌溉系统对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截留作用分析[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3 杭小帅;彭兆弟;庄巍;王文林;谢宇峰;何斐;刘庄;梁斌;李维新;;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分析[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4 赵倩;马建;问青春;陈欣;史奕;;AnnAGNPS模型在柴河上游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应用[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5 董广霞;刘瑞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北京市农业非点源污染总氮影响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阮晓红;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影响及其定量化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李家科;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惠洪宽;基于L-THIA模型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模拟及其环境效应[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祁继英;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任浩天;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流失与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3 聂铁锋;广州市城区暴雨径流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黎万凤;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预测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5 刘亚群;旭水河贡井段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姚锡良;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齐苑儒;西安市城区非点源污染负荷初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8 申艳萍;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控制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淼淼;柳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罗文敏;贵州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区域差异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1 王俊松;3S技术支持下基于SWMM的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2 刘文妍;纳入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容量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3 王振刚;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研究与建立[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4 李继承;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5 王志标;基于SWMM的棕榈泉小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6 吴云龙;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铅镉砷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17 余翔;气候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8 何泓杰;基于HSPF模型的流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9 孙笑笑;南四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20 蒋文燕;平原海岛地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水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