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发光细菌法检测水土环境毒性的进展和评价

顾宗濂  
【摘要】: <正> 人们很早懂得,可以应用萤火虫萤光酶检测作为生物量指标的ATP。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早,方法成熟,其测定所依据的反应为: ATP+萤光素+O_2(?)PP+AMP+萤光素(氧化)+光六十年代中期,人们开始考虑如何用发光细菌萤光酶进行各项生物测定,这些测定均原出于以下反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金冠;许亮;杨虹;;不同水体急性生物毒性的测定及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黎斌;黄国平;耿云霄;罗蕾;;应用发光细菌法分析饮用水的综合毒性[A];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华清;殷浩文;陈晓倩;郭锐;顾宗濂;谢思琴;;发光细菌法检测环境污染中的基因毒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王化登;刘长安;张世宇;关道明;;发光细菌法快速检测海水中的BOD[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吴淑杭;周德平;徐亚同;姜震方;;18种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厉以强;常卫民;张祥志;郭小颖;沈燕飞;章勇;孔志明;;敏感项目技改环保验收的生物监测应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6 孙根行;赵风云;;工业废水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方战强;;蔗渣浆OHMP漂白废水中关键毒性物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8 王丽娟;刘树深;葛会林;;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明亮发光杆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朱文杰;王晓媛;王菁;代森林;刘新;;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在四川地震灾区水质急性毒性检测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淑杭;发光细菌法快速检测农产品中主要污染物联合毒性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方战强;纸浆漂白废水的毒性研究及其关键毒性物质的鉴别[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娜;基于发光细菌法的水质综合毒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王亚群;利用海洋发光细菌进行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张计涛;油污染对发光细菌和卤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包磊;申氏杆菌(Shinella sp.)及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的阿特拉津降解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张国辉;镉的土壤微生物效应及发光细菌检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徐亚同;主要畜产品污染物毒性发光细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苏海燕;重金属急性毒性的藻红外测试中敏感藻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丁燕燕;有机毒物藻红外检测中敏感藻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蒋淑英;大庆油田废钻井液生物毒性与生物效应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10 王翔;农药毒性藻红外测试中敏感藻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访谈专家 朱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发光细菌法水质检测潜力巨大[N];中国水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