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的研究与开发

刘森芝  
【摘要】: <正>L-谷氨酸微生物工业化发酵生产已有50余年历史,回顾国内各味精厂曾使用过的菌种,主要是1.天津短杆菌;2.钝齿棒杆菌;3.北京棒杆菌及它们的突变株。[1]目前厂家用葡萄糖发酵所使用的菌种主要为天津短杆菌T613的突变株,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濂;李象洪;孙智凤;郭慧珍;许周善;黄育坤;;选育符合我国味精工业的谷氨酸发酵新菌种[J];发酵科技通讯;1982年02期
2 李福德;刘世英;;L—赖氨酸产生菌的选育[J];发酵科技通讯;1984年01期
3 刘锡山;;谷氨酸产生菌的谷氨酸代谢——黄色短杆菌[J];发酵科技通讯;1984年02期
4 刘锡山;;黄色短杆菌的谷氨酸传送和生产[J];发酵科技通讯;1985年02期
5 阿罗;混合发酵与中国调味品[J];中国调味品;1986年05期
6 李文濂;费巧莲;沈湧;杭文荣;袁品坦;邹小英;梁文心;姜洪灿;;温度敏感型菌株T_s-27的味精生产——(一)菌株的生理特性及75m~3罐的发酵控制[J];发酵科技通讯;1987年04期
7 邹骏;一种测定生物素的简易方法[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8年05期
8 阮法华,裘娟萍,周宁一,毛富根;氨基酸产生菌融合子产量分布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9 张震元;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近况[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9年04期
10 刘锡山;;八十年代我国谷氨酸新菌种[J];发酵科技通讯;198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铁民;cglI基因复合体在钝齿棒杆菌中的功能和行为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光霞;L-异亮氨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离子注入诱变体系的建立[D];郑州大学;2006年
2 刘飞;钝齿棒杆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编码基因argB的克隆表达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许虹;钝齿棒杆菌产L-精氨酸供氧策略优化的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