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的研究与开发

刘森芝  
【摘要】: <正>L-谷氨酸微生物工业化发酵生产已有50余年历史,回顾国内各味精厂曾使用过的菌种,主要是1.天津短杆菌;2.钝齿棒杆菌;3.北京棒杆菌及它们的突变株。目前厂家用葡萄糖发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森芝;;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的研究与开发[J];发酵科技通讯;2009年03期
2 齐秀兰,曾绍钧,周忠喜;L-赖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王弘;齐秀兰;李福德;;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J];生物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4 齐秀兰,王军丽;硫酸二乙酯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赖氨酸高产菌株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1998年01期
5 许虹;窦文芳;许泓瑜;张晓梅;饶志明;许正宏;;不同供氧水平对L-精氨酸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8年09期
6 胡永飞;李铁民;杨智勇;张博;李玉;;限制修饰系统cglI赋予钝齿棒杆菌抗噬菌体功能活性[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7 徐美娟;张显;饶志明;杨娟;窦文芳;金坚;许正宏;;钝齿棒杆菌N-乙酰鸟氨酸转氨酶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重组菌的精氨酸发酵[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8 李小曼;赵智;张英姿;王宇;丁久元;;γ-谷氨酰激酶基因敲除对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8-193生理代谢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1年11期
9 窦文芳,许正宏,陶文沂;碳源及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05期
10 许正宏;窦文芳;王霞;陶文沂;;氮源及其添加模式对钝齿棒杆菌JDN28-75合成L-精氨酸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11 许正宏;熊筱晶;窦文芳;陶文沂;;L-精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基于代谢流量分布的育种机制[J];工业微生物;2006年04期
12 薛峰;陶文沂;;前体物质和碳氮源补加策略对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13 翁毓琛;熊勇华;陈雪岚;陶文沂;;argR基因对钝齿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产精氨酸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6年12期
14 邱立友;;我国谷氨酸生产菌选育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1996年02期
15 张震元;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近况[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9年04期
16 ;用麸皮水解液代替玉米浆发酵生产谷氨酸[J];微生物学通报;1977年04期
17 阮法华,裘娟萍,周宁一,毛富根;氨基酸产生菌融合子产量分布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18 伊廷存;袁建国;李峰;高艳华;;精氨酸产生菌的代谢机制及选育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0年05期
19 王书平;刘俊华;;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20 杨革;王宁;张超;;全细胞催化合成医用纺织新材料聚γ-谷氨酸[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美娟;钝齿棒杆菌SYPA5-5发酵产L-精氨酸的代谢工程改造[D];江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陶帅;高产L-精氨酸的钝齿棒杆菌在不同供氧条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杨娟;转运蛋白LysE在钝齿棒杆菌发酵产精氨酸中的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刘小德;耐温谷氨酸棒杆菌F343发酵谷氨酸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汪杏莉;低能N~+注入L-Ile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