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青山;范伟强;张永敏;吴华悦;张存敏;;胶束模拟酶的研究——1.手性胶束中酮的不对称还原[J];有机化学;1986年05期 |
2 |
陈晓楠,陈民助,刘劲松,秦自明,曾宪诚, 李干佐;CTAB胶束溶液对丙酸乙酯皂化反应活化参数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3 |
黄淑萍,郭喜良;荧光层析法研究由胶束溶液分离出的两种抗菌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5期 |
4 |
黄忠林;刘凡;张无勤;;胶束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碱性水解的动力学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5期 |
5 |
熊兴民,杨巨华,叶美玲,张迎玖,施良和;嵌段共聚物溶液胶束温度行为的正电子湮没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6期 |
6 |
葛秀英;郭荣;严鹏权;;SDS胶束体系中反离子缔合度的测定[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7 |
蒋险峰;王夺元;;单重态氧化学 Ⅵ.胶束中竹红菌甲素诱导的二苯基异苯并呋喃光敏氧化反应动力学[J];化学学报;1992年04期 |
8 |
陈怀侠;徐海娥;李跃英;;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对酸碱指示剂离解平衡及变色范围的影响[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
9 |
熊圣东;黄丽君;易昌凤;徐祖顺;;含氟两亲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流变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7期 |
10 |
谢晓玲;彭丽;方波;;丙三醇/水混合溶剂中CTAC/NaSal胶束体系粘度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12期 |
11 |
何明中;曾宪诚;邓郁;李干佐;陈庆平;;短链醇和盐对十二烷基磺酸钠胶束形成焓的影响[J];油田化学;1991年04期 |
12 |
刘清华,曾宪诚,邓郁,李干佐,夏瑞,盛大成;分数级反应热动力学研究——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动力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7期 |
13 |
朱霞石;郭荣;沈明;康纯;;胶束体系对显色剂苯甲酰苯基羟胺的增敏作用机理[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4 |
陈卫星;范晓东;刘郁杨;;温度敏感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6期 |
15 |
董姝丽;李新;徐桂英;;阳离子碳氟表面活性剂研究I:水溶液中的胶束特性及生长[J];化学学报;2006年20期 |
16 |
王金玲;郭祥峰;贾丽华;;4-二氰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与不同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7年05期 |
17 |
王志达;姜伟;;剪切作用对PS-b-P2VP-b-PEO三嵌段共聚物多节状蠕虫胶束形成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1年04期 |
18 |
李翠珍;张琰;胡小毅;郎美东;;聚己内酯-b-聚丙烯酸胶束溶液对碳酸钙结晶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04期 |
19 |
孙婷;杨伯涵;李昆;李亚鹏;王静媛;;两亲性梳形共聚物PASP-Na-g-DDA的合成及接枝率对其水溶液胶束性质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1年10期 |
20 |
陈民助,王茜,AshrofM,曾宪诚,田安民;胶束溶液中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