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水合物分解和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刘纾曼  
【摘要】:水合物的动力学研究一般分为分解动力学和生成动力学,其动力学模型可以划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本文对水合物分解、生成的主流动力学模型进行介绍,包括Jamaluddin模型、Goel模型、Komai模型、Englezos模型、Bergeron-Servio模型。最后,提出建立一个分解和生成双过程统一的动力学模型设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龙;樊栓狮;郝文峰;;甲烷水合物常压分解[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吴增茂,俞光耀;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01期
3 杨新;孙长宇;王璐琨;粟科华;陈光进;;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分解方法及模型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4期
4 庞维新;孙福街;李清平;陈光进;;甲烷水合物再汽化分解动力学模型建立[J];化工学报;2011年07期
5 雷怀彦;官宝聪;龚承林;刘建辉;黄磊;;海底甲烷水合物溶解和分解辨析及其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4期
6 苏光路;;向大海索要淡水的最新办法[J];科学24小时;2007年12期
7 艾先立;;向大海索要淡水[J];知识就是力量;2008年02期
8 李文革;尹国君;刘文宝;王志超;陈强;;浅谈水合物生成预测方法[J];钻采工艺;2008年S1期
9 王海秀;武雪红;王树立;赵会军;赵书华;;天然气水合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述评[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何松;梁德青;李栋梁;马隆龙;;利用2.45GHz微波分解管道固体水合物[J];化工学报;2011年01期
11 王玉彬;樊栓狮;关进安;梁德青;冯自平;;海底渗漏系统水合物生成过程实验模拟[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4期
12 杨明军;宋永臣;刘瑜;;水合物模拟实验装置的对比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9年05期
13 宋琦;王树立;陈燕;郑志;谢磊;;天然气水合物新型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5期
14 吕艳丽;郑志;;基于水合物的沼气净化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4期
15 王宏斌;黄永样;梁劲;刘学伟;梁金强;李灿苹;沙志彬;龚跃华;;南海北部陆坡坳隆断裂带中水合物赋存的温压场环境[J];现代地质;2006年01期
16 杨明军;宋永臣;阮徐可;詹扬春;;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储运气体影响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0年03期
17 彭远进;刘建仪;张烈辉;;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神经网络方法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6年07期
18 杨树人;彭朋;彭元;;升深2-1区块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实验与预测模型[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2期
19 王卫强;吴明;王勇;吴玉国;王东冬;;天然气水合物的制备和存储[J];油气储运;2007年01期
20 陈强;业渝光;孟庆国;刘昌岭;;甲烷水合物分解过程模拟实验研究[J];现代地质;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新;陈多福;陈先沛;陈光谦;;天然气组成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及灾害预防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王秀娟;吴时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估计及分布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吕万军;郭依群;庄新国;梁金强;沈铭;黄国成;;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成矿机理与分布规律[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樊栓狮;李士凤;王金渠;郎雪梅;;以TBAB为促进剂水合物法分离混合气中CO_2[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5 张树林;陈多福;;白云凹陷水合物成藏条件研究及水合物的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彭超;耿建华;;海洋甲烷水合物形成动力过程模拟方程及计算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栾锡武;;冲绳海槽地球动力学模型[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静;栾锡武;;海底冷泉甲烷气泡形成与演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雷兴林;何丽娟;;海洋环境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2D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纯刚;李小森;陈朝阳;;新型促进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效果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明军;原位条件下水合物形成与分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卢鹏;基于图像分析的海冰几何参数和拖曳系数参数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胡高伟;南海沉积物的水合物声学特性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涂运中;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的钻井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黄豪彩;深海气密采水系统设计及其海试[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鸣;水下自航行器运动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刘义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机理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宋汉成;基于水合物技术的天然气储运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谢春刚;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热机设计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张强;PIV技术在实验室模拟冰下流场测试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葛明;胶州湾氮、磷营养盐循环收支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魏国栋;石英砂中水合物法储存二氧化碳的静态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程海清;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流动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陈万里;超临界乙烯水合萃取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10 程一轩;北极夏季风对海冰运动贡献的统计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万明;我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获突破[N];韶关日报;2005年
2 苏万明;我国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获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依民;开发利用“可燃冰” 希望与困难并存[N];北京科技报;2002年
4 延宏;认识“可燃冰”[N];中国矿业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