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油田含聚合物采出液的破乳研究分析

王湘萍  
【摘要】: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油田广泛采用聚合物驱技术,该技术会使采出液的乳化状态复杂,为后续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是一对矛盾,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也会影响乳状液的破乳。本文就综述了乳状液的破乳机理,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破乳剂的研究,并对破乳机理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朝华;罗跃;陈大钧;;非聚醚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J];精细石油化工;2011年02期
2 徐博;周明;雷欣;;一种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稠油降黏性能评价[J];广州化工;2011年11期
3 于娜娜;邓平;王笃政;;石油破乳技术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6期
4 梁先锋;闫旭涛;;关于标准SY/T 5281—2000的讨论[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8期
5 赵娜娜;李美蓉;李冉冉;王琦;;驱油剂对中间过渡层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及破乳研究[J];油田化学;2011年02期
6 黄丽立;卓猛;金珊;于廷云;;辽河稠油模拟乳状液的制备[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张学仟;徐苏燕;徐光林;汪景林;;精确破乳剂加药标准改善油井工况[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7期
8 杜丹;吴迪;寇鹏鸽;冯晓敏;;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技术进展[J];辽宁化工;2011年06期
9 周彦霞;;老化油处理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8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航;黄翔峰;刘佳;陆丽君;徐竟成;;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进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国丽萍;张劲军;滕厚兴;;含蜡原油乳状液触变特性及其预测[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解艳娇;唐岩;陈光艳;严峰;;几种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及破乳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杨勇;赵军凯;潘义勇;肖茂林;;渤海SZ36-1油田注聚采出液新型电脱水器研制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小刚;原油乳状液冻融稳定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方洪波;聚合物驱采出液破乳机理研究[D];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
3 吴本芳;河南高凝原油和特稠油降凝降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杰训;北一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与破乳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明星;锦州油气田南高点原油物性分析及脱水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徐超;原油乳状液转相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窦明明;聚表二元驱配方的室内研究及其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李文艳;固体颗粒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谭晓飞;超声辐射原油破乳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杨葆华;高效生物破乳菌种筛选与破乳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曹华;强化采油产出液油水乳化体系的破乳及破乳规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沈明欢;渤海油田聚驱采出液化学破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李静;驱油剂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规律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倪同标;两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