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粉粒度及反应温度对高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碳化铁的影响
【摘要】:为探索利用高磷鲕状赤铁矿作为炼钢原料的新途径,在CH4-H2气氛下对高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碳化铁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矿粉粒度对还原和碳化的影响。采用热重法、SEM-EDS和XRD分别对实验中试样还原失重过程、高磷鲕状赤铁矿矿相和碳化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得到120~160目粒度矿粉的反应活化能最低,还原反应活化能为44.95kJ/mol,碳化阶段表观活化能为9.71kJ/mol。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利用高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碳化铁的最佳温度为1 023K,矿粉的最佳粒度为120~160目,总体来讲,温度比矿粉粒度对高磷鲕状赤铁矿制备碳化铁反应速率的影响大。
|
|
|
|
1 |
林平;张祖谷;;如何提高氨肥比问题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1980年01期 |
2 |
顾登平;;计算碳化反应热效应的两个公式[J];河北化工;1979年01期 |
3 |
陈瑞源;李家奎;;碳化反应热计算问题的探讨[J];纯碱工业;1984年02期 |
4 |
杜元瑾;也谈碳化反应热计算[J];纯碱工业;1985年02期 |
5 |
D.K.BANERJEE;梁树保;;纯芳烃碳化的动力学研究[J];新型碳材料;1986年01期 |
6 |
Takeshi Tosu;卫凌秋;;煤焦油沥青的碳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新型碳材料;1986年01期 |
7 |
孙友助;娄仙果;胡庆福;;提高氢氧化镁碳化反应速度的探讨[J];河北化工;1988年01期 |
8 |
吴金中,汪呈理;石灰碳化煤球碳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条件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9 |
吴金中;;煤球碳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条件优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0 |
王国庆,傅维勤,崔英德;石灰乳碳化反应的热力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1 |
;专利信息[J];化工科技市场;2001年06期 |
12 |
陈瑞源;再论碳化反应热计算[J];纯碱工业;2004年02期 |
13 |
刘宝树,乔满辉,胡庆福,翟学良;白云石灰浆碳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4 |
伊文涛;闫春燕;李法强;邓小川;马培华;;碳酸锂碳化反应过程分析与机理探讨[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6年02期 |
15 |
许振良,黄颂安,施亚钧;有机胺制碱碳化过程的热力学[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
16 |
叶铭勋;;混凝土碳化反应的热力学计算[J];硅酸盐通报;1989年02期 |
17 |
蔡根才;QDTA/T/EGD/GC在线联同技术 Ⅸ.煤的热解、碳化度应历程及其机理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2年03期 |
18 |
宋怀河,刘朗,王茂章;用FI—IR NMR法研究共碳化沥青的结构[J];碳素;1992年04期 |
19 |
姚超,俞志敏,张统潮;超细CaCO_3合成中碳化机理的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20 |
张军,李锐;碳化反应实时度量的神经网络模型[J];化工设计通讯;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