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有序Ga_xIn_(1-x)P(x=0.52)光致发光谱研究

吕毅军  俞容文  郑健生  
【摘要】:报道了对有序GaxIn1-xP(x=0.52)样品的变温和变激发功率密度的PL谱的研究.在低温T=17K,低激发功率密度下,谱线呈双峰结构,在低激发功率密度下升高温度,低能端的发光峰(以下简称A峰)发生热猝灭,并在85K左右完全消失.高能端的发光峰(以下简称B峰)积分强度则随温度升高先增强而后发生猝灭.采用低激发功率密度激发样品,A峰较B峰强.增大激发功率密度,B峰强度逐渐超过A峰强度并占据主导地位.激发功率密度增加约两个数量级时,发现B峰峰值位置不随激发功率密度移动,而A峰出现微小蓝移(6.2meV).初步分析表明,A峰与空间分离中心的复合有关,而B峰来自本征激子复合;B峰积分强度随温度升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樵;用光致发光有选择地对某些重要矿物进行探测[J];地质与勘探;1983年10期
2 林昭(火回),张丽珠,童晓民,姚秀琛,张伯蕊,秦国刚,李桂英;单轴应力下掺氮GaP光致发光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4年04期
3 黄玉奎;;在GaAs衬底上MOCVD生长的CdTe光致发光[J];液晶与显示;1986年04期
4 董志武;Ⅱ-Ⅵ族化合物的光致发光[J];物理;1988年11期
5 王富朝,唐文国,李自元,沈学础;a—Si_xC_(1-x):H的光致发光和光电导低温光诱导效应[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8年04期
6 周平;;更安全的火灾安全灯[J];世界科学;1988年05期
7 冯建东;林振金;杨锡震;刘玉梁;王世润;田德恒;;离子注入重掺N的GaP中过带隙发光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8 ;近期外文资料索引[J];液晶与显示;1988年01期
9 李彬;田一光;张桂琴;白玉白;王守绪;;(Ca,Zn)O-Al_2O_3-SiO_2:Eu~(3+),Bi~(3+)的合成和光致发光的研究[J];功能材料;1990年06期
10 李碧琳;;掺钠对CaS:Ce荧光体光致发光和粒子形状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彪;王淑梅;巴小微;谢德民;赵建军;李文连;赵丹;洪自若;赵东旭;梁春军;刘星元;;聚烷基芴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与激光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钱磊;杜祖亮;张治军;黄亚彬;金振声;;纳米管状TiO_2的光致发光研究[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梁长浩;孟国文;吴玉程;张庶元;张立德;;准一维β-SiC纳米丝的制备、表征与物性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石建新;张晓霞;田峻;张洪杰;曾春莲;龚孟濂;;恒电位电解法掺稀土对多孔硅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盛谊;侯延冰;徐叙溶;孙颖;夏国尧;杨展澜;张莉;吴瑾光;;水杨酸铽络合物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性能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元美玲;曾宇昕;王水风;;稀土Ce,Nd注入硅基薄膜光致发光特征[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黄晖;许京军;王吉有;张存洲;张光寅;吴刚;姬荣斌;潘顺臣;;MOCVD外延Hg_(1-x)Cd_xTe/Cd_(1-y)Zn_yTe薄膜的光致发光[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8 吴气虹;揭建胜;于琳;韩新海;王冠中;方容川;;脉冲激光沉积ZnO薄膜的变温光致发光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曾宇昕;王水凤;程国安;肖志松;元美玲;;小束流稀土Nd~(3+)注入硅基薄膜材料结构及光致发光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10 范志新;陈玖琳;;硅基发光材料铒掺杂最佳含量的一种计算方法[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学;SiO_2包埋的ZnO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2 魏孝强;杯芳烃类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高玉琳;GaPN混晶光学性质及GaInP、AlGaInP合金瞬态发光性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周忠诚;光致发光稀土(铕、铽)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能及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郑金云;芳香分子氧化偶联共聚合及产物发光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马慧媛;多金属氧酸盐多功能薄膜的制备和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郜小勇;几种光电功能薄膜的光学和磁光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万青;零维Ge和一维ZnO纳米结构与器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9 彭强;聚烷基芴类共轭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魏慧英;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锦秀;SrAl_2O_4:Eu~2+,Dy~3+光致发光釉的研究[D];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1年
2 邱晓燕;C(膜)/Si(SiO_2)(纳米微粒)/C(膜)夹层膜的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特宁;有机发光二极管功能层和互掺过渡层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4 李春潮;ZnGa_2O_4基质的合成及Mn~(2+)Eu~(3+)对其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4年
5 汤文兵;纳米ZnO的光学特性及其纳米涂层激光散射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杨云峰;8-羟基喹啉高分子化及其稀土配合物光致发光的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4年
7 李伙全;非掺杂氧化锌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成珏飞;SiO_xN_y和SiN_x薄膜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李曦;8-羟基喹啉金属络合物衍生物光致发光液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姚永昭;基于PECVD工艺的硅基光致和电致发光器件研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院士 徐叙瑢;光电子材料[N];学习时报;2000年
2 雷敏华;稀土在塑料领域显身手[N];中国化工报;2001年
3 廖仲毛;千万别固“经”自封[N];中国建材报;2003年
4 钟华邦;夜明珠研究新进展[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刘永庆;人工合成发光大理石的基本原理及制造工艺[N];中国建材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建辉;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难在哪里[N];经济日报;2005年
7 记者 贺根生;我国氧化锌体单晶生长技术取得新进展[N];科学时报;2005年
8 记者 明文团 通讯员 黄斌;科技创新为屯河型材注入活力[N];昌吉日报;2006年
9 千世;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激光材料问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钟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激光材料问世[N];广东建设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