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处理对ZnO纳米线紫外探测器性能的改善
【摘要】:通过介电泳方法定向排列了ZnO纳米线,制作了自组装有序的纳米线紫外探测器。为了适合在金叉指电极上排列,用水热方法设计生长了超长的ZnO纳米线,并通过700℃的热退火处理,使得可利用的表面缺陷增多。通过研究器件的光致发光光谱和光响应,发现光、暗电流比和响应恢复时间有显著提高,并分析了其中可能的机理。
|
|
|
|
1 |
裴立宅;;硅纳米线纳米器件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07年02期 |
2 |
袁珊娜;张叶明;;基于纳米器件自动波机制的图像边缘检测[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年02期 |
3 |
;我国“863”计划纳米项目获20余项发明专利[J];光机电信息;2010年01期 |
4 |
;IBM发布集光电纳米器件于一体的新芯片[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01期 |
5 |
何红波,周继承,李义兵,胡慧芳;纳米器件特性的计算机模拟[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0年02期 |
6 |
翁寿松;纳米器件的发展动态[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8期 |
7 |
刘金声;纳米器件与干法刻蚀技术目前发展的特点[J];微细加工技术;1992年01期 |
8 |
刘丽月,赵猛,张亚非,徐东;可控排布碳纳米管及其分析[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4年04期 |
9 |
章从福;;可测量磁场的超导纳米导线[J];半导体信息;2005年06期 |
10 |
Jonathan Tucker;纳米器件与材料的电气测量[J];今日电子;2005年10期 |
11 |
张琨;林罡;刘刚;田扬超;王晓平;;电子束光刻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微纳加工与纳米器件制备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02期 |
12 |
;信息[J];电子科技;2006年06期 |
13 |
梁涛;朱玉振;李成壵;魏贤龙;梁学磊;高崧;陈清;;基于虚拟仪器的纳米器件电学性能测量系统的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4 |
吴江滨;;纳米飞梭——将引发数字技术重大变革[J];物理通报;2008年11期 |
15 |
周维列;LIM Jin-Hee;WILEY John B;;运用精确电压衬度像技术实现精确定位的原位电子束纳米刻蚀:制造具有悬挂纳米线结构的纳米器件[J];电子显微学报;2010年03期 |
16 |
梁涛;朱玉振;李成垚;魏贤龙;梁学磊;高崧;陈清;;基于虚拟仪器的纳米器件电学性能测量系统的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年01期 |
17 |
何宇亮;纳米半导体器件与纳米电子学[J];半导体杂志;1994年04期 |
18 |
温纳
,郑华;纳米器件从实验阶段进入开发阶段[J];电子产品世界;2005年01期 |
19 |
刘明,谢常青,王丛舜,龙世兵,李志钢,易里成荣,涂德钰;纳米加工和纳米电子器件[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9期 |
20 |
翁寿松;;纳米技术将推动IC产业继续前进[J];微纳电子技术;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