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MgO/n-ZnO/ZnMgO/p-GaN异质结LED的紫外电致发光
【摘要】:利用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P-MBE)技术制备了ZnMgO/n-ZnO/ZnMgO/p-GaN异质结LED。Ni/Au电极与p-GaN、In电极与ZnMgO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欧姆接触。在ZnMgO/n-ZnO/ZnMgO/p-GaN异质结器件中观察到了明显的整流特性。异质结的电致发光强度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大而逐渐增强。室温下在注入电流为20 mA时,电致发光光谱由位于370 nm和430 nm的两个发光峰构成。通过异质结的电致发光光谱与ZnO和GaN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相比较确认:位于370 nm的发光来源于ZnO的自由激子,这主要是利用了ZnMgO/ZnO/ZnMgO的双异质结结构,这种双异质结结构能够阻挡ZnO中的电子进入GaN中,而GaN中的空穴可以进入到ZnO层中。盖层的ZnMgO作为一个限制层,能够提高载流子的复合效率,从而实现ZnO异质结的室温电致激子发光。
|
|
|
|
1 |
王向武, 张兴德,任大翠;分别限制异质结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J];激光技术;1994年04期 |
2 |
张子生;孙宏丽;李庆;赵庆勋;闫正;刘保亭;;外延Pb-Zr-Ti-O/Y-Ba-Cu-O异质结的制备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3 |
郭春轶;戚辉;杨林峰;;单壁碳纳米管分子异质结的相干输运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
4 |
戴显英;金国强;董洁琼;王船宝;赵娴;楚亚萍;奚鹏程;邓文洪;张鹤鸣;郝跃;;锗硅/硅异质结材料的化学气相淀积生长动力学模型[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
5 |
李晋闽,郭里辉,王存让,张工力,侯洵;场助InP/InGaAsP/InP半导体光电阴极异质结能带的计算[J];光学学报;1992年09期 |
6 |
刘洪楷;;用Ⅱ—Ⅵ族化合物薄膜异质结作太阳能电池的窗口[J];发光快报;1988年06期 |
7 |
李永平;GaAs/AlAs异型异质结导带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8 |
谭姿;王鹿霞;;异质结线性吸收谱中的等离激元效应[J];物理学报;2013年23期 |
9 |
;半导体所等在二维半导体异质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6期 |
10 |
刘江涛,车明;光子晶体异质结界面畸变与传导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1 |
田牧;稳态大注入突变异质结Poisson方程理论[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4年02期 |
12 |
杨文库,邓文荣;异质结瞬态电容现象的研究[J];红外研究(A辑);1988年03期 |
13 |
顾伟霞;马锡英;;MoS_2/Si异质结的接触和伏安特性的研究(英文)[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
14 |
熊超;朱锡芳;陈磊;袁洪春;潘雪涛;周祥才;;p-CuSCN/n-Si异质结的光电特性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3年06期 |
15 |
郭海中;陆珩;金奎娟;吕惠宾;何萌;王灿;杨国桢;;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的光电特性研究进展[J];物理;2010年08期 |
16 |
李晓莉;;半导体异质结的发展及其性质的讨论[J];科技资讯;2010年28期 |
17 |
刘磁辉,段理,林碧霞,刘秉策,雷欢,蔡俊江,傅竹西;ZnO∶Al/p-Si的接触特性[J];发光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