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谈惯用语的翻译(英文)

刘树蕙  张凤英  付宇  
【摘要】:在探讨深入了解文化差并对翻译特别是惯用语翻译的重要性的同时,对中外文化中影响惯用语 翻译的一些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些惯用语翻译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奉春;汉语惯用语[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2 施宝义 ,姜林森 ,潘玉江;汉语惯用语简说[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4期
3 王宏;;用“心”字的惯用语例解[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5期
4 王勤;;论惯用语[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5 王宏;;用“気”字的惯用语例解[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年05期
6 肖传哲;浅谈惯用语的特点及其作用[J];东疆学刊;1985年01期
7 傅泽;惯用语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J];东疆学刊;1985年02期
8 尹邦彦;汉语惯用语的理解与英译[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5年02期
9 张宗华;;关于惯用语词典的收词问题[J];辞书研究;1985年05期
10 谭晶华;;“気にする”、“気になる”、“気がする”、“気がしない”、“気になれない”的用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贤君;王莉;刘伟;张必隐;;汉语惯用语的理解:构造还是提取[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安·哈玛托娃;;有关惯用语的一些问题[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3 张忠松;贺令江;;《邶风·燕燕》新解[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徐祖友;;惯用语的性质和惯用语词典的收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5 傅思泉;;机器词典中按韵分词及虚词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温端政;王海静;;论“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建设中的相关问题[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行健;;成语规范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安娜;刘海涛;侯敏;;语料库中熟语的标记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孟繁杰;;试析惯用语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清;王胜军;毕兴;马力克·伊斯哈科夫;郭峰;艾合买提·卡德尔;;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法在前列腺诊断惯用语分期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二届全国、第七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姗;通过情景喜剧学习口语惯用语[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2 郭凤芹;惯用语与语文词典编纂[D];河北大学;2005年
3 钱理;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孙月;俗语在熟语中的定位及其特征[D];河北大学;2006年
5 樊立三;现代汉语语文辞书词性标注研究[D];鲁东大学;2006年
6 李艳红;中韩两国惯用语对比与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吴敏;《老学庵笔记》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赵欣;对公文语言中熟语运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杰;《红楼梦》惯用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华琴;现代汉语惯用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亦;学好中学英语的好帮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王邵文;学习规范汉语的好帮手[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钟海波;变文之“变”[N];光明日报;2003年
4 卢艳丽;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国俚语[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宋子牛;不说“好”,行不?[N];中华新闻报;2003年
6 河南省太康高级中学 焦文林;“熟语”备考指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关海山 王丽臖;勤于钻研 勇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关海山 王丽珺;语言学大师温端政[N];山西日报;2005年
9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质量安全环保部 唐茂琼;事故通报应规范[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10 江苏镇江市教育局办公室 裴伟;“读书得间”多年不见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