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智能天线中一种抑制干扰的波束形成算法

林峰  倪巍  王宗欣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智能天线中极大抑制干扰的波束形成算法 ,在干扰信号的导向矢量矩阵的零空间内 ,经过正交基矢量的线性组合 ,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最接近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并同时对各个干扰信号零陷的权值 .与MVDR算法相比 ,本算法对干扰的抑制更加有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静,史小卫;智能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实现[J];电信快报;2002年07期
2 张蓓,李学武,郭宁;智能天线下行链路的波束形成技术与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3年10期
3 王衍文;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现状及发展[J];中兴通讯技术;2003年03期
4 何忠勇;周围;;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天线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曾庆栋;肖永军;童菊芳;;一种均匀直线阵智能天线波束方向图仿真[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武琳静;李京华;王景;倪宁;;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21期
7 杨坚,奚宏生,杨锋,吴春旭;CDMA系统智能天线盲自适应波束形成[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戎璐,谢剑荚,伍守豪;智能天线中两类波束形成技术的比较[J];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9 李佳靖;金荣洪;耿军平;;基于鲍威尔法的快速盲波束形成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10 张蓓,李学武,郭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J];山东通信技术;2003年03期
11 张蓓,李学武,郭宁;应用于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J];电子科技;2003年15期
12 吴立早,张克芳;智能天线的现状及其相关技术综述[J];舰船电子对抗;2005年02期
13 张蓓,李学武,郭宁;应用于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J];电子科技;2003年17期
14 孙绪宝,钟顺时;基于神经网络的波束形成[J];微波学报;2004年04期
15 孙绪宝;王守海;周强;;智能天线几种非盲算法性能仿真的比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6 宋明艳,肖扬;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J];无线电工程;2001年04期
17 殷勤业,金梁,李江,王文杰;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多用户天线阵等效激励模型及其实现[J];电子学报;1998年12期
18 丁杰伟,傅丰林,陈健;弧形智能天线阵列结构[J];信号处理;2002年03期
19 汪纪锋,张毅;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技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20 赵玉军,赵颖,庞伟正;基于恒模算法的智能天线系统波束形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飞;黄涛;;智能天线LMS算法理论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崔卫东;史小卫;李平;王新怀;;一种智能天线通道校正方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李婧;;改进的特征空间波束形成算法[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杜晓军;;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邓可教;储昭坦;吕伟国;;有限焦距波束形成在汽车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谢泽明;赖声礼;;一种新型的时空联合解扩重扩智能天线[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付卫东;谷深远;;智能天线的关键技术及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A];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鄢社锋;马远良;;基于二阶锥规划的稳健高增益波束形成[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张艳芹;方世良;;波束形成中多目标分辨率研究[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海波;陈行行;;混合遗传算法在智能天线波束成型中的应用[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与协作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孙绪宝;无线通信智能天线算法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3 黄蕾;智能天线中DOA估计技术及相应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郭莉;Ad Hoc网络移动终端上的智能天线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杨锋;自适应广义特征分解及在通信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张锦中;智能天线DOA估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王晓峰;成像声纳波束形成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郭艳;恒模算法及其在盲波束形成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曾云宝;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赵永波;稳健的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康强;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丁淑娟;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邓亚波;阵列信号DOA跟踪与波束形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孙波;多天线系统的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微;基于盲算法的智能天线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付佳;OFDM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刘铁铮;智能天线中自适应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徐宝碧;Ad Hoc网络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与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雷辉;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梓展;智能天线技术中两种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uckus Wireless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 宣文威;用智能天线破解Wi-Fi的干扰难题[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规划研究院 张从武;智能天线向集成化低成本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李侠;TD智能天线引领3G天线发展方向[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智能天线成为TD-SCDMA领域热点[N];人民邮电;2001年
5 ;智能天线的实现方案[N];人民邮电;2002年
6 记者 王红艳 通讯员 韩斌杰;智能天线应用获重大突破[N];人民邮电;2009年
7 ;智能天线:通往3G的必由之路[N];人民邮电;2000年
8 郑侃 白伦博;基于智能天线的TD-SCDMA[N];人民邮电;2002年
9 王蓓;智能天线TD-SCDMA的关键技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0 ;智能天线形成TD-SCDMA的竞争优势[N];人民邮电;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