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研究

毛燕  
【摘要】:将2000年姚安MS6.5地震的19个3.0≤ML5.0余震的垂直分量在频率域内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对反演结果进行了讨论,并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了地震矩M0、矩震级MW和地方震震级ML之间的关系;根据对余震序列主压应力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分析了震区复杂的应力状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学军,叶建庆,蔡绍平,张俊伟;姚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J];地震研究;2002年03期
2 韦士忠;石汝斌;李玉萍;赵英芳;;用选频谱研究唐山余震序列较大地震前小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某些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1989年01期
3 秦嘉政,谢庆茵,钱晓东,张俊伟;武定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与频率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9年03期
4 秦嘉政,叶建庆,钱晓东,李白基,王绍晋;2000年姚安地震的震源参数[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5 盖永浩;刘爱群;;地震震源参数及震源机制解在渤海湾的应用[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02期
6 黄立人,李建中;鲜水河断裂带上两次地震的反演研究[J];地震研究;1988年04期
7 张裕中;顾瑾平;杨彩霞;黄耘;姜长宁;鹿芬霞;王保太;;江苏常熟-太仓地震的震源参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8 严尊国,薛军蓉,耿爱玲;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J];华南地震;1994年03期
9 刘鹏程,郑天愉;震源最佳反演结果误差的随机加权估计[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10 王卫东,王平;泾阳4.8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J];地震学报;1998年06期
11 彭美煊,彭浩;汾渭地震带强震震源参数的确定[J];高原地震;2000年01期
12 程万正,李桂芳,乔惠珍,陈天长;四川沐川5.7级震群子序列的震源参数变化[J];中国地震;2002年02期
13 程万正,陈天长,魏娅玲,朱航;2001年四川雅江6级地震的前震与余震震源参数的变化[J];地震学报;2003年04期
14 冯德益,钟廷姣,盛国英;利用波到时确定近地震震源参数的一种迭代解法及其在波速异常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2期
15 林邦慧;地震频谱与震源参数[J];地震;1982年06期
16 魏富胜,谷继成;山东菏泽地震的震源参数[J];地震学报;1986年02期
17 王凌南,赵志光,王忠良,D.Agnew;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地震的震源参数——用IDA记录测定浅震震源参数[J];地震学报;1989年02期
18 秦保燕;中国强震的震级下限确定及有关震源参数的讨论[J];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04期
19 赵明,臧绍先;小笠原1982年7月4日深震震源参数的确定[J];中国地震;1994年04期
20 杜兴信,张春生;陕西地区震源参数和平均应力场的研究[J];四川地震;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钰;刘莎;姜旭东;徐志强;田宝峰;杨建思;;用双差定位法精确测定玉树地震及其余震序列[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2009年姚安地震序列精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伟文;倪四道;韦生吉;汪贞杰;谢军;;沉积层在大地测量学数据反演震源参数中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小平;阮祥;;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带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林碧苍;张天中;吴忠良;;昆仑山口西M_w7.8地震余震序列的性质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6 赵明;臧绍先;;利用全波理论及数宇化资料反演震源参数的几个影响因素[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陈佳;杨军;叶泵;王军;李孝宾;高琼;;2011年盈江M_s5.8地震前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8 李白基;秦嘉政;钱晓东;叶建庆;;姚安地震余震直达S波和尾波的场地放大[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罗艳;曾祥方;郑勇;陈棋福;陈颙;;汶川地震破裂带北端一个浅震序列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程万正;;以震源参数刻画的损伤度及震区动态过程[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卫;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定标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谭毅培;历史地震震源参数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李文军;用余震序列的数字地震资料对卢龙地区活动构造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韦生吉;稀疏台网震源参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罗艳;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盛俭;长春市近断层地震动场预测[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彬;利用多种震源测量介质波速度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李成波;岩石蠕变实验及非定常参数粘弹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朱新运;衰减、场地响应等地震波传播相关信息综合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孙长虹;2003年青海德令哈6.7级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破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成栋;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温卫平;基于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的损伤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阮祥;川滇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7年
4 赵书礼;台阵(网)数字化资料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董鹏聪;地震预警中震源参数的快速确定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6 乔慧珍;地震视应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任小冲;基于InSAR的台湾集集地震形变场提取和震源参数确定[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杰卿;速度与衰减结构成像及其在滇中地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9年
9 刘倬;利用震源时间函数估算地震辐射能量[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潘波;北京地区近断层强地震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蔡祥荣;姚安震区:伤员得到有效救治,防疫工作有序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谢炜;让受灾群众春节前搬进新居[N];云南日报;2009年
3 普正权;姚安地震文物受损严重[N];云南科技报;2009年
4 王文武;单霁翔深入姚安地震灾区查看文物灾情[N];楚雄日报(汉);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起雁;省金融业支持姚安灾区恢复重建[N];云南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杨晓颖 通讯员 高长华 黎思栋;云南邮政火速救灾保通信[N];中国邮政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成林 赵文丽;姚安地震灾区十天建成96座密集型烤房[N];楚雄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春波 通讯员 李勇;党的关怀 人民的希望[N];楚雄日报(汉);2010年
9 记者 孙承斌;在七彩土地上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毅铭 通讯员 王媛 李丽红;金融业支持姚安地震灾区恢复重建[N];云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