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昆明台P波走时残差与东川、通海、昭通地震

曹学锋  贾素娟  
【摘要】:本文分析了昆明台1962年至1974年P波走时残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1966年2月5日东川地震和1974年5月11日昭通地震前,残差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异常;1970年1月5日通海地震前残差的变化却不明显。这一结果再一次表明P波走时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能作为获得地震前兆信息的一种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普照,卢显苏;电感异常与地震——歉述电感的短期予报[J];山西地震;1978年01期
2 肖承邺;地震成因综述[J];山西地震;1978年02期
3 刘幼唐;险震预报的气象信息[J];山西地震;1980年02期
4 张嘉延;河北省M_S≥5.5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1983年03期
5 姚梅尹;对广东省历史地震的两点看法[J];华南地震;1983年S1期
6 M.A.萨托夫斯基 ,史斗;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前景[J];地球科学进展;1987年05期
7 俞敏,景星;地震预报是一门科学——访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J];山西地震;1987年01期
8 单修政;地震灾害与地震预报[J];山西地震;1987年03期
9 赵新平,刘巍,啜永清,英扬;1979年介休5.2(Ms)地震前的孕震空区[J];山西地震;1987年04期
10 ;建筑抗震[J];山西地震;1989年S1期
11 陈荣华,冯德益;中国华北地区每年地震强度的预测[J];中国地震;1989年04期
12 徐大方,高莉萍,王凯;中国西北地区几个中强地震的Pnl波研究[J];中国地震;1989年04期
13 方永臻;1966年吉林省范家屯5.2级地震的气象特征[J];地震;1991年05期
14 ;国内地震和工程抗震科技文献题录(续)——(1993年第三四季度)[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4年01期
15 杨静;洛杉矶大地震的建筑破坏[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6年01期
16 韩成太;测绘·地质·地震事业 地震工作[J];山西经济年鉴;1996年00期
17 云帆;地震预报:成熟有待时日[J];百科知识;1997年08期
18 ShahidA,KhanTariqMahmoodM,Qaisar;1997年2月27日巴基斯坦地震(Ms=7.3)(英文)[J];地震研究;1999年03期
19 宜文;新数字多元地震传感器[J];石油机械;2000年08期
20 吴娟,雷强;长江三峡地区地震与爆破记录波形的识别[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时中;;地震可能是一种自组织亚临界现象[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秦建增;李清林;冯建林;张珊敏;黄邦武;张建志;张晓普;;太原M_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强祖基;姚清林;;同一处巨震为什么没海啸?[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4 周源;高玉峰;杨雪玲;许永富;;工程中常用的抗液化措施及机理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谢明富;廖小琼;;台湾海峡7.3级地震的区划归属探讨[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6 武玉霞;亓玲;;中国地震医疗救灾简史[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7 王涛;;关于改进地震行政审批窗口工作的几点想法[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8 韩东银;赵慧星;高宝元;赵宝华;;2004年7月14日山西盂县南娄M_L3.4地震考察报告[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9 强孟东;王怀洪;;煤炭资源综合勘探技术与经济效益[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唐晓松;;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永革;“地震静态应力触发”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年
2 周克昌;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刘桂萍;地震活动不均匀性及地震断层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4 张学民;华北地区壳幔剪切波速度结构及与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滕云田;现代地震地磁观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年
6 罗红明;量子遗传算法及其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7 韩阳;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地震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孙沛勇;基于波动理论的复杂地质构造地震数据成像[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许德树;航磁综合解释在中石化东北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陈凌;小波束域波场的分解、传播及在地震偏移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军;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演化作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胡宝荣;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汶川县地震前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续晓璟;青岛市第四纪地层与新构造活动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周龙;非水平假设观测系统设计[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5 贺金良;四川省木里县城滑坡稳定性与地震诱滑危险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邱虎;地震断层错动产生的应变场特征的研究及地表破裂的评价[D];天津大学;2004年
7 宋英;大庆市区断裂及地震危险性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8 钱光萍;基于分形维地震道初至拾取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9 王兴建;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10 闫兴利;莱芜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及抗震设防区划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祝宽海;GRISYSV8.0地震处理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记者 姚闻;地震没有造成布宫任何破坏[N];西藏日报;2008年
3 李亚杰卫敏丽;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普洱开展抗震救灾[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减灾;国家减灾中心启动卫星遥感手段 开展地震灾害监测与灾情评估[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章讯;地质安全区占川地震灾区面积24%[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浙江 钟武军;自制简易地震报警装置[N];电子报;2008年
7 通讯员 李波;阿旗地震局为新农村建设办实事[N];赤峰日报;2008年
8 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何海燕;盈江发生5.0级地震[N];云南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白勇;地震生产迈好非典坎儿[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田正友;地动山摇话地震[N];湖北科技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