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著名科学家莱昂·诺波夫(Leon Knopoff)逝世

David D.Jackson  Paul M. Davis  毛桐恩  
【摘要】: <正>莱昂·诺波夫(1925~2011),是一位对物理学、地震学和音乐领域做出贡献的国际著名科学家,于2011年1月20日在妻子和3个孩子的陪伴下于家中辞世。莱昂·诺波夫194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翌年开始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任教。1960年洛杉矶加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内陆地震》征稿简则[J];内陆地震;2011年02期
2 大木圣子;彭岩;;地震学科普之窗(一)[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7期
3 ;部分国内最新期刊中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题录[J];油气地球物理;2011年03期
4 刘超;许力生;陈运泰;;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27次中强地震的快速矩张量解[J];地震学报;2011年04期
5 ;《华北地震科学》征稿简则[J];华北地震科学;2011年02期
6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7期
7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简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8 Thomas HJordan;Lucile MJones;左玉玲;;对“关于“可操作性地震预报: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几点思考”的另一种见解”的答复[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8期
9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8期
10 ;征稿简则[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9期
11 Richard AKerr;李平恩;;更多巨大地震即将发生?这取决于您的统计数字[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8期
12 和平;李志雄;陆远忠;邵志刚;;断层面的有限单元模拟方法综述[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2期
13 马晓静;;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信息中心简介[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7期
14 ;“中国地震电磁卫星系统”如何预警?[J];黄金时代;2008年08期
15 B.Delouis;J.-M.Nocquet;M.Vallée;康秀平;;根据静态和高速率GPS、InSAR及宽频带远震数据的2010年2月27日智利中部马乌莱M_W8.8地震的滑动分布[J];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02期
16 ;中国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个大城市活动断层带[J];旅游时代;2011年04期
17 Stuart Crampin;左玉玲;;关于“可操作性地震预报: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几点思考”的另一种见解[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8期
18 骆淼;潘和平;马火林;;基于专业需求的“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J];中国地质教育;2011年02期
19 周斌;;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6期
20 韩冰;路来君;;地学G~4I系统中空间元数据的设计技术[J];世界地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成;;中国物探技术应用巡礼——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年奉献之回顾[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2 肖承邺;;怀念为地震学和中国地球物理学奉献终身的李善邦先生[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3 黄绪德;赵陵玲;;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高级专家咨询团赴大庆[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4 李荫亭;;火山监测与研究中的地球物理学课题[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文祥;刘勇;;Petro Sonde研究八年来的进展与对策[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郭增建;耿庆国;王涌泉;王明太;李均之;汪纬林;解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推动重大天灾综合预测研究[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7 马在田;;马在田院士在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上的讲话[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代志;;前言[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三)——地球物理探测与应用[C];2007年
9 赵章元;程业勋;杨进;;环境地球物理的新里程——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成立60周年[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10 王妙月;;我国地震勘探研究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衡;地球动力学若干问题的计算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智;川滇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面波层析成像[D];吉林大学;2007年
3 马宏生;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环境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4 贺日政;青藏高原近南北向裂谷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5 马超;基于星载D-INSAR技术的地表同震形变及震源特征参数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6 朱爱斓;川西地区主干活动断裂间震期滑动习性与运动状态的地震学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7 王勤彩;地壳散射系数层析成像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张继锋;基于电场双旋度方程的三维可控源电磁法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8年
9 黄耘;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10 孙中任;磁异常多频段信息的提取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杰;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王忠义;基于Oracle数据仓库的地震信息数据共享技术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3 韩晓明;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理论在研究甘肃近期几次中强地震地震学前兆特征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7年
4 赵凌云;平凉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发震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年
5 周新鹏;岩石声电参数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赵国峰;地震定位服务平台研究和设计[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7年
7 李健;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广;日本九州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徐光晶;用地磁台站资料探测华北地区地幔电性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10 王峻;首都圈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华;汶川地震为何破坏力这么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记者 郝勤学;地震专家:余震影响不大 理性避震不必惊慌[N];天水日报;2008年
3 曹南燕 徐燕;地球物理,为重大工程无损勘查[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江泽淳;尚无任何技术能同时预报地震时间和地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史保平;美国的地震预测与减灾经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洪宇;地震求解[N];辽宁日报;2008年
7 赵承;要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支持[N];人民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江芸涵;权威地震专家详解汶川大地震﹙下﹚[N];四川日报;2008年
9 常丽君;我们对地球深处了解太少[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曹南燕、徐燕;地质勘探要无损检测[N];湖北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