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硬质合金中稀土相的电镜研究
【摘要】:
<正> 微量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硬质合金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但稀土元素在硬质合金的中存在形式、分布状态,特别是稀土相的结构还未见报导。我们选用加入了约40ppm稀土钇(Y)的Wc—Co硬质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EM-2000FX电镜观察薄膜样品的显微组织。由於稀土相与Co相衬度小,不易区别,采用X-射线能谱及能量损失谱判别稀土Y相的位置、分布,确定其元素组成。下图照片中部尺寸约300nm的球形颗粒为稀土Y相,Y相左右两侧的亮区为Co相,其余部分为Wc相。Y相存在於Co相与Wc相之间,大约从30
|
|
|
|
1 |
李道韫,徐连棠,战松江,张会义;纯Al及Al-Mn合金中球状稀土相的形成[J];材料研究学报;1991年06期 |
2 |
郝虎;李广东;史耀武;夏志东;雷永平;郭福;李晓延;;稀土Ce加速Sn晶须生长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5期 |
3 |
高玉魁,吴学仁,陆峰,李臻熙,姚枚;稀土相与表面处理对Ti-60钛合金疲劳源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5期 |
4 |
刘畅;周宏;孙广平;孙娜;;稀土Y、Ce和Si对AM50合金铸态及固溶处理组织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热处理版);2006年05期 |
5 |
李晋炜;左从进;陈志勇;王清江;;含稀土相高温钛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断裂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3期 |
6 |
尤力平;刘少峰;王晓华;;稀土硬质合金中稀土相的电镜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0年03期 |
7 |
刘宇雁,陈林,徐舰,马鹏起;Y_2O_3和La_2O_3对金属陶瓷内衬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J];稀土;2005年05期 |
8 |
郝虎;史耀武;夏志东;雷永平;郭福;李晓延;;Sn晶须形态的研究[J];焊接;2008年10期 |
9 |
张虎;张代东;于学花;宫长伟;姚倩倩;;稀土相对AZ61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
10 |
牛高;陈云贵;唐永柏;肖素芬;章晓萍;魏尚海;赵源华;;Mg-5Sn-xGd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年02期 |
11 |
刘瑞霞;郭锋;李鹏飞;刘亮;王双;赵瑞瑞;张艳丽;;稀土元素对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8年11期 |
12 |
汤海芳;赵永庆;洪权;曾立英;;稀土元素对高温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10年01期 |
13 |
黄建余;冯洲鹏;李京;田载友;;提高AZ91镁合金耐蚀性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0年16期 |
14 |
付鹏飞;黄锐;刘方军;左从进;;TA12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分析[J];焊接学报;2007年02期 |
15 |
张太平;熊计;王均;杨启平;钟宇;;稀土对6061铝合金组织和挤压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0年06期 |
16 |
贾淑果;刘平;董企铭;夏翠芹;田保红;任凤章;;稀土钕对AZ31B镁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7期 |
17 |
王忠军,崔建忠,乐启炽,张志强,张彩碚;冶炼时添加ErCl_3对AZ91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5年04期 |
18 |
田政;张德平;王鸿燕;杜海;唐定骧;孟健;L.L.Rokhlin;T.V.Dobatkina;F.M.Elkin;;富钇混合稀土对AM60镁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8年06期 |
19 |
任峻;马颖;;熔铸法制备Al-Ti-B-RE细化剂加料方式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01期 |
20 |
韩其勇;;稀土在钢中的存在状态与分布[J];河北冶金;198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