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维纶成型过程中形态和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安智珠  
【摘要】: <正> 维纶实际生产能力不到设备能力的一半,质量不能满足需求。利用现代测试手段深入研究成型过程中维纶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提出解决途径是十分有益的,利用电镜研究了成型的主要工艺过程中(出喷丝头后的拉伸16%、湿热拉伸、干热拉伸、热水卷缩、缩醛化工艺)纤维的表现形态、结晶性、热性质和力学性能、电镜的图象和其他测试结果十分吻合,认为现有维纶工艺中的热水卷缩对结晶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醛化工艺耗费较大,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春燕;翟欢;熊杰;李丹丹;孙彩亮;;复合材料叶片RTM成型缺陷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霞;张佐光;李敏;;基于有限单元方法的复合材料热压成型过程数值模拟[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孙岩;;模压成型过程中的复合材料在模腔内的力学分析[A];第九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顾轶卓;张佐光;李敏;李艳霞;;复合材料热压成型过程树脂流动与纤维密实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4 颜怡霞;陈裕泽;;柔性结构热压复合过程耦合热应力的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5 杨进军;曹正华;;先进复合材料热压成型工艺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程佩芝;赵东;;秸秆碎料模压成型流变模型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懋强;;微孔硅酸钙绝热材料成型工艺研究[A];玻璃工业与耐火材料行业发展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雪明;谢富原;李敏;王菲;张佐光;;热压罐成型复合材料构件分层缺陷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艳霞;李敏;顾轶卓;孙志杰;张佐光;;考虑封装材料复合材料热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朱银垂;朱金荣;;大型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变形控制设计[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颖丹;LCM技术在线监控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任明法;具有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缠绕结构成型和使用过程的一体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晓娜;复合钢板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2 张钟;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周妍;多尺度有限元法在复合材料液态成型模拟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邱冬;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师伟堂;基于组分磁性差异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宋本超;纤维复合材料旋转模塑成型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段成金;蜡壁高吸水树脂微胶囊化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余梦;熔融沉积成型材料与支撑材料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娟娟;元器件镀层Sn须生长研究及工艺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于志永;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曲面板的应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商蓄;纳米尼龙Pleximer助剂将规模化生产[N];中国包装报;2007年
2 郝喜海 尹美林 林益平;钢带流涎成型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缺陷控制[N];中国包装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