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砾石层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示踪分析
【摘要】:广泛分布于宜昌至枝江—松滋一带的宜昌砾石层,对江汉平原乃至长江中游的地层划分、地貌演化、古环境变迁以及长江的形成与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本区内最具代表性的6个剖面为研究对象,对0.125~0.063mm粒级粉细砂质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宜昌代表性剖面砾石层细颗粒粉砂质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基本一致:锆石—绿帘石—白钛石—赤褐铁矿—钛铁矿—磁铁矿。源-汇分析表明,重矿物组成所指示的源区原岩类型除了三峡地区的还有长江三峡以西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及乌江流域;经与长江及江汉平原西缘各河流的重矿物组合比较发现,宜昌砾石层的稳定重矿物组合特征与现代长江河漫滩和低矮阶地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宜昌砾石层是于早更新世长江贯通三峡时形成的冲积扇,结合前人对宜昌砾石层形成时代的研究,推断三峡贯通的时间应该在1.0Ma BP左右。
|
|
|
|
1 |
丁鸿儒;郭巍;刘群;那晓敏;马琳;孙守亮;;聚类分析在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伊通盆地鹿乡断陷为例[J];世界地质;2010年03期 |
2 |
程捷,田明中,李龙吟,曹伯勋,袁铃声,赵志中;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12期 |
3 |
王建力,李吉均,方小敏;临夏盆地早更新世东山古湖沉积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J];地理科学;1998年04期 |
4 |
郑龙亭,魏光飚,汪发志;安徽繁昌发现早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9年04期 |
5 |
崔江利,颜廷松,张晔;西藏南木林邬郁盆地早更新世地层及气候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6 |
王伴月;甘肃东乡龙担的河狸(啮齿类,哺乳动物)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一[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年03期 |
7 |
安红艳;时志强;张慧娟;曾德勇;张华;;川西坳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砂岩物源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01期 |
8 |
陈丽蓉,徐文强,张秀荣;西菲律宾海3个岩柱的重矿物组合研究[J];海洋科学;1997年01期 |
9 |
王文霞;何国貌;陈宏亮;赵晓萍;万剑英;;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物源分析[J];吐哈油气;2004年03期 |
10 |
任雪梅;徐永辉;周彬;杨达源;;宜宾—重庆段川江高阶地物质来源的定量分析——判别分析在重矿物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
11 |
赵凌霞;同号文;许春华;袁振新;蔡回阳;;贵州毕节发现的巨猿牙齿化石及其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
12 |
方世虎;郭召杰;贾承造;张志诚;王绪龙;王美娜;;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盆山格局演化[J];地质科学;2006年04期 |
13 |
徐田武;王英民;曾溅辉;林树龙;王文军;;苏北盆地泰州组一段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6期 |
14 |
徐田武;宋海强;况昊;王英民;陈莉琼;齐立新;;物源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泰一段地层为例[J];地球学报;2009年01期 |
15 |
黄岗;周锡强;王正权;;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物源分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9年03期 |
16 |
邵磊;李长安;张玉芬;康春国;杨建;;长江川江段现代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
17 |
尚亚乐;;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南部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物源分析[J];内江科技;2010年05期 |
18 |
栾春华;;现河油田河142块沙三中亚段沉积物源与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
19 |
郝乐伟;刘畅;王琪;王欢;马晓峰;唐俊;廖朋;;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物源区特征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2期 |
20 |
陈高潮;李玉宏;史冀忠;李金超;赵陕兰;;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盆地重矿物的特征及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