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南秦岭略阳鱼洞子岩群磁铁石英岩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代学约束

王洪亮  徐学义  陈隽璐  闫臻  李婷  朱涛  
【摘要】:鱼洞子杂岩是秦岭造山带出露的重要太古宙基底,也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复杂地质体。鱼洞子杂岩主要由变质地层(鱼洞子岩群)和规模不等的花岗质变质侵入体(花岗片麻岩)组成。各地质体间多以构造面理接触。鱼洞子岩群是重要的铁矿产出层位,铁矿及其赋矿围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可靠的依据。本次选择小沟山矿区磁铁石英岩分选出大量锆石。CL影像特征显示锆石普遍具有清晰的幔-边结构,幔部发育较清晰的震荡环带,显示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边部为灰白色后期变质环带。依据锆石CL影像特征,结合锆石成因分析,通过锆石微区U-Pb同位素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获得鱼洞子小沟山矿区磁铁石英岩岩浆锆石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645±25 Ma(MSWD=1.2),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45±24 Ma,二者极为一致,代表石英岩原岩的形成时代。同时获得变质锆石较好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555±24 Ma(MSWD=1.4),与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2527±27 Ma在误差范围内较为一致,应为原岩发生变质形成磁铁石英岩的时代,是太古宙一次重要的区域变质事件信息的反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鲍;;“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晓霞;王涛;齐秋菊;李舢;;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成因演变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06期
3 张茂省;;地灾调查评估是移民搬迁的关键[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4 夏祖春;夏林圻;徐学义;赵江天;;碧口群火山岩性质及形成环境[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5 李平;陈隽璐;徐学义;王洪亮;李婷;高婷;;北秦岭武关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6 王时林;秦启荣;苏培东;贾宏超;杨雄;;黄龙场构造形成与演化[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7 赖绍聪;张国伟;;秦岭—大别勉略结合带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8 王伟中;刘文峰;;河南省舞钢市雷沟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7期
9 陈吉文;喻广建;王玲;姚改委;;河南卢氏桃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华北国土资源;2011年02期
10 王纪中;;根据区域重磁异常在豫西南圈定多金属成矿远景区[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11 吕宏伟;祁晓鹏;;陕西洋县八宝台磁铁矿床控矿因素与找矿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欣祥;;秦岭花岗岩与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关系[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宋传中;牛漫兰;刘国生;;秦岭造山带与华北板块的汇聚因子[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怀坤;陆松年;陈志宏;周红英;相振群;杨志华;;秦岭造山带新元古代南华纪裂解事件群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研究[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周国藩;杨森楠;;秦岭造山带的深部构造[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宋传中;牛漫兰;刘国生;;秦岭造山带北缘的两次俯冲汇聚[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邵世才;汪东波;;古生代—中生代秦岭金属成矿的构造控制作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阎晓蔚;刘建华;;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Lg尾波Q的测量方法[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刘建华;刘福田;邵安民;阎晓蔚;何建坤;;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Lg尾波Q的分布及其构造含义[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王亮;;氡测试技术在秦岭造山带隐伏断裂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国伟;李曙光;;秦岭造山带的蛇绿岩[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6)[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敏;秦岭造山带东部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系[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2 秦江锋;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类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背景[D];西北大学;2010年
3 陈志宏;秦岭造山带东部新元古代热—构造事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4 王立社;陕西秦岭黑色岩系及其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赖绍聪;秦岭造山带勉(县)—略(阳)缝合带蛇绿岩与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1996年
6 王平安;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年
7 沈中延;上扬子地块西北缘古生代晚期—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D];浙江大学;2009年
8 梁文天;秦岭造山带东西秦岭交接转换区陆内构造特征与演化过程[D];西北大学;2009年
9 刘军锋;秦岭商—丹构造带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张小浩;洛伊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拾零;秦岭造山带中段及其邻区重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周滨;沙河湾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归属再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陈强;陕西太白秦岭岩群多期变质作用的化学年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4 霍立新;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运动学特征[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会彬;西秦岭北缘新阳—元龙韧性走滑剪切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07年
6 任军锋;北秦岭(陕西段)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秦姗兰;西秦岭构造带现今地壳运动与变形[D];长安大学;2010年
8 杨涛;西秦岭李子园造山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动力学背景[D];西北大学;2012年
9 李鹏;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D];长安大学;2008年
10 赵甫峰;南秦岭杨家坝多金属矿田深部地质与成矿地球化学示踪[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欣;又识秦岭真面目[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记者 于亚男通讯员 周 强 陈国波;我省发现一中型水泥灰岩矿[N];河南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强 本报通讯员 王凤云;凝固的乐章[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强 本报通讯员 陈国波 王宗;大别山里有大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应繁;武当,奔向国家地质公园[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记者 周强 特约记者 毛文霞;河南朱阳关—湍源发现大型铅锌银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记者 赵应繁;大洪山惊现罕见钾镁煌斑岩岩带[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8 记者 赵应繁;我国发现最大钾镁煌斑岩岩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9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周正茂 郑小兰;城巴断裂带造就大巴山丰富矿藏[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白文起周正茂 郑小兰;城巴断裂带造就大巴山丰富矿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