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早燕山期构造体制及原型盆地推测
【摘要】:本文在已有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钻井资料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析,确定二连盆地区及周缘侏罗系的分布存在两种型式:"叠合型"和"非叠合型",其中前者分布在二连盆地区内;后者分布在盆地北部区域(以乌里雅思太凹陷为代表)和盆地周缘的露头区,并受"三纵四横"构造格架的控制。二连盆地区早燕山期处在南北向挤压和滨太平洋弧后构造体制的转折期,其中弧后构造体制起主要作用,南北向挤压构造体制主要以先存构造的方式发生作用。早燕山期存在两类盆地,"叠合型"侏罗系组成的"内二连盆地"具有裂陷盆地性质;"非叠合型"侏罗系组成的"外二连盆地"推测是具有弧后背景的类克拉通盆地。
|
|
|
|
1 |
蒋飞虎,刘晓丽,许书堂;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轮藻化石及其时代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8年01期 |
2 |
胡桂琴,徐晓峰,孙平;内蒙古二连盆地早三叠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的发现[J];地层学杂志;1999年04期 |
3 |
张以明,刘震,邹伟宏,肖伟,李先平,党虎强;二连盆地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3期 |
4 |
费宝生;从二连盆地看东北亚地区裂谷盆地群油气勘探[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
5 |
施雨新;窦晓平;;地球化学录井热解评价技术在内蒙古二连盆地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07期 |
6 |
于英太;;二连盆地演化特征及油气分布[J];石油学报;1990年03期 |
7 |
蔺连第,朗艳,金蕙,蔺洁,田建章,王荣珍;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早白垩世湖底扇[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3期 |
8 |
刘清泉;;重力、电法资料在二连盆地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7年04期 |
9 |
李心宁,王同和;二连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年02期 |
10 |
方杰,鱼占文,沈敬茂;二连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有机相[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
11 |
肖伟,刘震,党虎强,杜金虎,易士威;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油气运移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4期 |
12 |
郭昱;谭庆伟;徐星;;恐龙世界中的异类——二连巨盗龙[J];大自然;2008年02期 |
13 |
马飞敏;;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开园揭碑[J];西部资源;2009年03期 |
14 |
于海飞;;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前景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
15 |
杜永林;盛志纬;;二连盆地地层发育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1期 |
16 |
姜乃煌;;甾烷、萜烷地球化学参数在二连盆地石油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1期 |
17 |
胡珺珺;聂逢君;邓居智;康世虎;;二连盆地赛汉高毕地区砂岩型铀矿赋存状态研究[J];采矿技术;2011年02期 |
18 |
张德林;二连盆地的逆断层运动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5期 |
19 |
赵力民,杜金虎,郎晓玲,芦天明;二连盆地努格达构造复杂油气藏描述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2期 |
20 |
祝玉衡,张文朝;二连盆地层序地层样式及油气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