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

张抗  王俊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云刚;;浅析三维地震勘探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2 ;“盆”“山”耦合促进油气勘探——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盆”“山”耦合的倡导者吴根耀研究员[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6期
3 闫磊;刘招君;方石;陈永成;贾建亮;;AVO异常分析在大杨树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4 王永凤;王英民;李冬;徐强;;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及其油气意义[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5 万志峰;夏斌;林舸;施秋华;郭峰;刘宝明;;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于常青;;用于油气检测的地震属性差异分析方法——在塔中地区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7 袁志华;许晨;王明;;港西构造西端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1年02期
8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隆重召开[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9 吴因业;邹才能;胡素云;李青;张天舒;郭彬程;;全球前陆盆地层序沉积学新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10 王鹏;赵志刚;张功成;张锦伟;;东海盆地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分析及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11 郭元岭;;成熟探区勘探发展基本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12 李倩;朱仕军;文中平;朱鹏宇;;相干体分析技术在BST地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13 杨荣军;刘树根;吴熙纯;孙玮;;川西上三叠统生物礁群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翟晓先;;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15 杨海军;李曰俊;吴根耀;李勇;曾昌民;赵岩;谭泽金;;塔里木盆地西部鸟山地区断裂的主要特征和活动时代[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6 ;《石油实验地质》征稿简则[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7 ;《石油实验地质》征稿简则[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18 胡太平;吉云刚;潘杨勇;董瑞霞;吴梅莲;;傅立叶频谱分解技术在塔中45井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19 ;《石油实验地质》征稿简则[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20 梁传茂;;从阿巴拉契亚—阿钦塔造山带看中国北方大陆南缘古生代的油气前景[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杰;;论油气勘探的钻前预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谭廷栋;;油气勘探中的测井高技术[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刘晓峰;;东营凹陷盐-泥构造样式和成因机制分析[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孙大明;;地震勘探新技术在松南油气勘探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何将启;郜建军;;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肖军;王华;刘军;陈少平;姜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勘探方向选择[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学辉;;中扬子区志留系“满坳含烃”的条件分析及勘探方向探讨[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志战;许小琼;;磁共振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金福锦;;综合解释方法[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袁业培;金文丽;;重磁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梅;基于烃类微渗漏理论的高光谱遥感油气异常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李伟;渤海湾盆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与前第三系油气勘探[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胡少华;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志留纪沉积层序及油气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吕锡敏;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程相志;低阻油气层识别评价技术及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周建林;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勘探前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7 魏伟;塔里木盆地东部沉积及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黄福喜;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谭荣;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勘探[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10 田纳新;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分析及控油气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卫卫;油气勘探中新型光学检波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许百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3 侯宇光;桂北河池—宜山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于航;川东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张亚斌;莫索湾地区构造及演化特征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杨勇强;东营南坡红层等时地层分析与划分、对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王进军;西藏双湖地区托纳木区块油气成藏构造解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吴建勇;花岗岩体的冲断变形[D];浙江大学;2006年
9 丛永山;林甸断陷油气勘探远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王必金;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东南部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谭娜;山地油气勘探瓶颈突破[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唐婷;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勘探取得六项新突破[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赵凡;西北地区是未来重要油气勘探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石油地质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翟光明;“块体”为油气勘探敞开新视窗[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哲;东北油气勘探斩获6项成果[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教授 郑晓萌;油气勘探进入地球深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晨澜;油气勘探:向地球深度与广度进军[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孙希利 张永寿;要寻求油气勘探的更大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林青;解决复杂地区油气勘探的特殊问题[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张彦民;华北油田油气勘探佳音频传[N];中国石油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