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云刚;;浅析三维地震勘探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
2 |
;“盆”“山”耦合促进油气勘探——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盆”“山”耦合的倡导者吴根耀研究员[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6期 |
3 |
闫磊;刘招君;方石;陈永成;贾建亮;;AVO异常分析在大杨树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04期 |
4 |
王永凤;王英民;李冬;徐强;;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及其油气意义[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
5 |
万志峰;夏斌;林舸;施秋华;郭峰;刘宝明;;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
6 |
于常青;;用于油气检测的地震属性差异分析方法——在塔中地区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
7 |
袁志华;许晨;王明;;港西构造西端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1年02期 |
8 |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隆重召开[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
9 |
吴因业;邹才能;胡素云;李青;张天舒;郭彬程;;全球前陆盆地层序沉积学新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
10 |
王鹏;赵志刚;张功成;张锦伟;;东海盆地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分析及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
11 |
郭元岭;;成熟探区勘探发展基本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
12 |
李倩;朱仕军;文中平;朱鹏宇;;相干体分析技术在BST地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4期 |
13 |
杨荣军;刘树根;吴熙纯;孙玮;;川西上三叠统生物礁群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4 |
翟晓先;;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
15 |
杨海军;李曰俊;吴根耀;李勇;曾昌民;赵岩;谭泽金;;塔里木盆地西部鸟山地区断裂的主要特征和活动时代[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
16 |
;《石油实验地质》征稿简则[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
17 |
;《石油实验地质》征稿简则[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
18 |
胡太平;吉云刚;潘杨勇;董瑞霞;吴梅莲;;傅立叶频谱分解技术在塔中45井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
19 |
;《石油实验地质》征稿简则[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
20 |
梁传茂;;从阿巴拉契亚—阿钦塔造山带看中国北方大陆南缘古生代的油气前景[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