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用小波变换方法反演接收函数

吴庆举  田小波  张乃铃  李桂银  曾融生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小波变换方法反演接收函数的新方法 .通过对接收函数作离散小波变换 ,将接收函数展开到不同分辨尺度 ,从一给定的初始模型出发 ,分别在不同分辨尺度上用广义线性反演方法 ,对展开后的接收函数进行反演 .并将低阶接收函数的反演结果作为高阶接收函数的初始模型 ,在大尺度空间找到包含全局极小值的一个邻域 ,并逐步缩小该邻域 .渐进地获取介质结构的跳变信息 ,从而保证反演结果稳定地收敛到全局极小点 ,降低接收函数波形反演对初始模型的依赖 ,尽可能克服波形反演的非唯一性 ,得到比较可靠的高分辨率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鸿鹰,刘贵忠;小波变换多尺度地震波形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2期
2 吴庆举,曾融生;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05期
3 朱露培,曾融生,吴大铭,ThomasJ.Owens,GeorgeE.Randall;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J];地震学报;1992年S1期
4 安张辉,周民都,吴庆举,柏琳;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进展[J];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04期
5 阮爱国;李家彪;郝天姚;吴庆举;胥颐;;石岛地震台远震记录反演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2期
6 陈九辉!中国北京100029,刘启元!中国北京100029;横向非均匀介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波场特征[J];地震学报;2000年06期
7 刘启元,Rainer Kind;分离三分量远震接收函数的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方法[J];地震地质;2004年03期
8 沈旭章,周蕙兰;接收函数近邻反演方法的改进和对海拉尔台下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陈九辉,刘启元;合成三维横向非均匀介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Maslov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10 贺传松,王椿镛,吴建平;五大连池火山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反演[J];地震学报;2003年02期
11 贺传松,王椿镛,吴庆举;接收函数方法及其新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12 刘启元,李顺成;接收函数复谱比的最大或然性估计及非线性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13 马坚伟,杨慧珠,朱亚平;地震波形多尺度反演的一点讨论[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4期
14 邹最红,陈晓非;利用SV分量接收函数反演地壳横波速度结构[J];地震学报;2003年01期
15 贺传松,王椿镛,吴建平;腾冲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反演[J];地震学报;2004年01期
16 段永红,张先康,刘志,原秦喜,徐朝繁,王夫运,方盛明,杨卓欣;长白山—镜泊湖火山区地壳结构接收函数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17 王红落,常旭,陈传仁;基于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算法的接收函数正演与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18 王小平;朱元清;;上海及其邻近地区上地幔间断面接收函数的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年05期
19 吴庆举;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反演方法与青藏高原岩石圈速度结构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10期
20 余厚全,刘益成,黄载禄;小波变换用于地震测井信号的多分辨率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举;田小波;张乃玲;曾融生;;接收函数小波变换波形反演[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2 吴庆举;田小波;张乃玲;曾融生;;接收函数的克希霍夫偏移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一博;常旭;刘伊克;;多尺度波形反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庆举;安张辉;白石羽;张瑞青;;用接收函数研究地壳内部的各向异性[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田小波;吴庆举;曾融生;;有限差分合成接收函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卢回忆;刘伊克;常旭;;波形反演多尺度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毅;周蕙兰;;用于研究上地幔间断面的接收函数的稳定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田小波;吴庆举;曾融生;;横向非均匀介质中接收函数的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丁继才;常旭;刘伊克;汪长永;;反射地震数据的逐层波形反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C];2008年
10 田小波;吴庆举;曾融生;;多道反褶积方法求取接收函数[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小波;横向非均匀介质中接收函数的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2 贺传松;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滇西地区的深部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王峻;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速度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4 李少梅;数字地貌晕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王强;基于声信号检测的管道TPD预警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姜朝阳;作物冠层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阻力估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7 张旗;基于属性的图像分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柯丽;基于小波变换的空间遥感图像实时压缩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9 李海鸥;富蕴—库尔勒宽频地震探测及深部构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董卫军;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艳华;JPEG2000中DWT的VLSI结构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海洋;基于不可分小波变换的指纹增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旭;基于小波变换的综合滤波法去噪声[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钟读贤;小波矩量法在电磁散射问题求解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廖重贵;小波分析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丁西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蔡娜;小波变换在THz时域光谱技术中的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娜;基于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算法的声学回声消除理论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姚付良;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刘美丽;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电脑报函授学校 唐明理;共享电视卡,齐看世界杯[N];电脑报;2002年
2 吴玉田殷学平;中药质量控制又添新武器——小波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广西 陈华杰;EVD,一路走好[N];电子报;2002年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 李炜;探寻视频编码技术发展的足迹[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5 陈尔香;在烟草化学王国里驰骋[N];经理日报;2006年
6 张东方;沙明;杨松松;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能否利用潮汐预测地震[N];科技日报;2008年
8 清华同方视讯公司 袁野;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李子亭王雅青;在线故障测距技术获国家发明奖[N];淄博日报;2008年
10 ;以太网进入10G时代[N];人民邮电;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