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
【摘要】:利用根据中美合作研究青藏高原深部结构计划布设在青藏高原上的11个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receiver function)反演的方法,对各台站下面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台站接收函数是通过将三分向地震记录的两个水平分量旋转合成得到径向分量,然后在频率域除以垂直分量并变换回到时间域得到的,它仅与台站下面介质结构有关,而基本上与震源函数和传播路径无关。为压制噪声干扰,对来自同一方向上一定震中距范围内的远震记录得到的接收函数进行了叠加。采用分层弹性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矩阵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分层介质的理论接收函数以及它对各层弹性参数的偏导数,从而利用迭代线性反演可从观测接收函数得到台站下面的一维速度结构。本文给出了其中3个台,即温泉台、格尔木台和日喀则台的初步结果,它们分别位于高原的中部、北部和南部。从各台的接收函数中都可看到清晰的 Moho 面上的 P-S 转换波震相,其相对直达 P 波的走时延迟分别为:温泉台7.9s(东北方向结果),8.3s(东南方向结果);格尔木台8.2s;日喀则台9.0s,如此大的延迟表明高原地壳的巨厚.各台站接收函数波形的差异反映了高原南部与中北部构造上的差异,位于中北部的温泉台和格尔木台的接收函数波形都比较简单,日喀则
|
|
|
|
1 |
孙丽;刘瑞丰;陈友麟;李柄乾;徐志国;黎明;;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西安地震台台基的一维速度模型[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2期 |
2 |
朱露培,曾融生,吴大铭,ThomasJ.Owens,GeorgeE.Randall;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J];地震学报;1992年S1期 |
3 |
贺传松,王椿镛,吴庆举;接收函数方法及其新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
4 |
徐世浙,蔡振京,倪逸;磁场总梯度切线法反演二维磁性体的参数[J];物探与化探;1991年05期 |
5 |
王卫华;;瞬时等效吸收系数反演方法与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04期 |
6 |
Gerardo Garcia;周成当;;神经网络侧向测井反演[J];国外油气勘探;1994年02期 |
7 |
刘建华,刘天放;滤波处理提高道积分法反演煤层厚度的精度[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年05期 |
8 |
Z. M. Song;井间数据的频率域声波模拟和反演 第二部分:反演方法、合成实验以及实际数据结果[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6年02期 |
9 |
刘继东;地面大回线源在地下形成的瞬变电磁场的反演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8年02期 |
10 |
吴立明,许云,乌达巴拉,张宇;波动方程延拓和特征带方法反演波阻抗[J];物探与化探;1998年03期 |
11 |
金延龙,杨明芝,赵卫明,施行觉,许文俊,李光泉;利用区域台网记录的直达、反射和折射波反演宁夏及邻区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J];地震学报;1999年04期 |
12 |
R.B.Latimer
,凌俐;地震波阻抗反演数据的理解和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0年05期 |
13 |
姚磊华,姚理论,尹尚先;用Taylor展开最小二乘法反演水文地质参数[J];世界地质;2000年01期 |
14 |
伍吉仓,许才军;利用GPS资料反演华北块体运动的负位错模型参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4期 |
15 |
沈金松;多频电磁波测井数据的反演成像技术及应用[J];测井技术;2002年03期 |
16 |
卢占武,韩立国;波阻抗反演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地质;2002年04期 |
17 |
吴庆举,田小波,张乃铃,李桂银,曾融生;用小波变换方法反演接收函数[J];地震学报;2003年06期 |
18 |
张丽琴,王家映,严德天;一维波动方程波阻抗反演的同伦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
19 |
石磊,王昌景;利用拟声波曲线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反演[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20 |
周仕勇,Kojiro Irikura;近震源地震波波形资料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可靠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